1. 首页 > 高等教育

高中物理课程:深入解析超重与失重现象教案

【知识与技能】了解超重、失重、完全失重的概念,并能说出其相应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索和理论推导,提高总结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2、教学重难点

【要点】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及其相应条件。

【难点】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超重力和失重现象。

三、教学流程

第一步:新课程介绍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回忆乘坐电梯时,电梯突然上升和下降时的感受。并询问学生为什么感觉“轻”或“重”?这与我们今天学习的《超重与失重》有关,从而引出主题。

第二节:新课程教学

1. 定性研究

引导学生利用书本定性研究超重和失重现象。让学生进行以下操作,感受书本对手掌的压力:

(1) 用手握住书本。

(2)用手掌慢慢地上下移动书本。

(3)用手掌突然垂直上下移动书本。

学生完成操作后,老师提问:“手掌缓慢移动、突然移动和静止时的压力有什么区别?”

学生总结:缓慢移动时,手掌所受到的压力与静止时相比几乎没有变化;

突然垂直上升时,手掌承受的压力会比静止时更大;

突然垂直下降时,手掌所受的压力会比静止时变小;

2. 定量研究

引导学生定量研究超重和失重现象,并要求学生进行以下操作测量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1) 将代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

(2)用弹簧测力计缓慢地上下移动钩码。

(3)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垂直上下突然移动。

学生总结:当缓慢移动时,弹簧测力计与静止时相比几乎没有变化;

在突然的垂直运动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显示会比静止时变大;

突然垂直向下运动时,弹簧测功机指示与静止状态的对比度会变小;

三、分析论证

上述两个实验中的现象引导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论证。

以钩码(或书本)为研究对象,受垂直方向两个力的影响:重力mg,测力计的拉力(或手的支撑力)T。规定垂直方向向上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我们可以知道:

(1) 静止及匀速上下运动时,

(2) 突然垂直运动时,弹簧测力计指示变大,表明T变大,则

老师总结说,这种情况就叫超重,即物体对悬挂物体的拉力(或对支撑物的压力)大于物体重力的现象就叫超重。

(3)在突然垂直向下运动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指示变小,表明T变小,则

老师总结说,这种情况叫做失重,即物体对悬浮物体的拉力(或对支撑物的压力)小于物体重力时的现象称为失重。

老师补充道:在失重状态下,如果

,则该物体对悬挂物体或支撑物没有任何作用力,称为完全失重状态。

第三节:巩固实践

让学生解释一下课堂开始时提出的问题,并问:我们的实际体重真的变得“更轻”还是“更重”?

学生回答:电梯突然上升时,人有一种向上的a感,这种“变重”的感觉是体重过重造成的;当电梯突然下降时,人会感受到一种向下的力,这种“变轻”的感觉就是失重造成的。因此,超重和失重并不代表物体重力的变化。

第四节:作业总结

总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知识点。

作业:思考哪些物理现象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不会发生。

4、黑板设计

中工讲师解析

用户评论

巷口酒肆

终于有人写高中物理的教案了,超重和失重这一块确实挺难掌握的,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到更多学生!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tina

这教案讲得太详细了,把我高中的知识点都唤醒了。超重和失重中的一些关键公式,现在回想起来还挺有意思的。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你的小笨蛋

物理真的让人头大,特别是超重和失重这部分内容。看完这篇教案,感觉对抗重力的原理更加清晰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糖果控

这节课案是给老师的吗?还是学生也能用?超重和失重的实验部分,我感觉特别吸引人,很有动手尝试的冲动。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惦着脚尖摘太阳

感谢楼主分享,我记得当年学超重和失重的时候,完全摸不着头脑,现在看来,其实也不是那么难嘛!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城烟柳

这篇教案对于理解力学非常有帮助,特别是超重和失重的力的分析,让我感觉物理其实也是挺有意思的。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浪漫罪名

真心觉得这篇教案写得很棒,尤其是超重和失重的实际应用部分,希望能多出这种高质量的教学资料。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七夏i

超重和失重这部分内容真的是物理中的难点,看了这篇文章之后,以前的疑问忽然就解开了,感谢楼主!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病房

这教案不仅理论讲解清晰,还有很多实验的设计,真的很适合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超重和失重“,这部分特别有用。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红尘滚滚

amen!终于找到了详细的超重和失重的教案,今年要给孩子当家庭教师,这下子心里有底多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恍

好课案!高中的时候物理成绩一塌糊涂,现在看这篇教案,感觉当年上课的时候老师应该也是讲了这些,只是我当时没有好好听,现在知道错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笑傾城゛

刚刚在刷新,看到这个标题就激动不已,物理爱好者表示非常支持!超重和失重这种有趣的力学问题,真是激发了我对物理的兴趣。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长裙绿衣

哎,这篇教案真的适合那些想要提高自己物理水平的学生,我儿子明年就要高考了,我打算让他好好学习下这篇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讲解。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失心疯i

太棒了,我大学是学物理的,现在回来复习下超重和失重,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挑战和探索的课堂,感谢分享。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已麻木i

超重和失重这部分内容一直是我的弱点,看了这篇教案之后,感觉豁然开朗,原来我之前的理解有这么多误区啊。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没有爱人i

终于有人打破了我对超重和失重的恐惧心理,这篇教案讲得太好了,简直就是为我这样的物理小白量身定做的。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瑾澜

这篇教案真的超级实用,特别是针对那些对超重和失重的概念还有些模糊的同学,我推荐大家多看看,肯定会有收获的。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迷路的男人

高中物理这块确实不容易,超重和失重还是第一次感觉物理这么直观和有趣。感谢作者的付出,希望能看到更多这样的好文章。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肆忌

好东西啊,我们家孩子正好在学这个,明天就给他打印下来,让他跟着教案一步一步地学习,希望能有所提高。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箜篌引

老公是中学物理老师,这篇教案真是及时雨,最近他一直在准备超重和失重这节课的内容,这下子有用多了,感谢分享。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千千择校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qzexiao.com/gdjy/1754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