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二外学子在战“疫”中的十二时辰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探索二外学子在战“疫”中的十二时辰这个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当每一个日子,
都被划分为时序分明的十二时辰,
那些琐碎的日常,
也就因时间的标刻,
从无涯而变得鲜活有序。
这是一个特别的春天,
也是一个特别的开学季。
2020年春,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笼罩了中华大地;
2020届高三,
一场特殊的封闭教学应时而生。
30天,
近400名师生暂别家人,在校园中朝夕相处;
30个日日夜夜,
这因“疫”而战的“一家人”将共同见证着校园的每一个晨昏。
十二时辰,
1440分钟,
从清晨到日暮,
从日落到日出,
或许你们不知道他们是谁,
但你们一定知道他们为了谁。
二外十二时辰,
在这样特殊的时光流转里温暖着校园每一个角落。
寅时,晨露微凉【03:00-05:00】
平旦,又称黎明。
春寒料峭,辰星熹微。
天空中有些许微亮,
校园似乎悄无人迹,
同学们此刻还徜徉于梦乡。
但你知道么?凌晨4:40,在你熟睡时,校园里已然有第一缕灯光为你亮起。
为了早餐按时就绪,
食堂灯火早早亮起。
辛勤的食堂师傅们,
已经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为了师生饮食安全,
他们严守每一道关,
特殊时期严格的体温检测,
更是对每一位高三师生负责。
卯时,天光破晓【05:00-07:00】
日出,又名破晓
校园寂静,太阳渐起。
早起的人们,已经开始了新的一天。
尚早的时间,
忙碌的人群,
这是二外的作息表。
温暖被窝里,
孩子们等待闹钟叮铃。
耳边已响起,
老师吹响的清脆哨音。
当然,叫醒你的不一定是闹钟,
还可能是食堂的饭香。
看似平常的馅饼,是他们反复搅拌翻铲,只为了做得精细可口;饱含营养的牛奶,他们都要热水仔细温过,只为了大家舒适暖心;种类丰盛的菜肴,许多要经过烈火爆炒,只为色香味俱全。
一张张餐桌,
他们都要仔细擦过;
一枚枚鸡蛋,
他们都要亲自搬运。周而复始的工作里,是他们不变的初心。
送食材的车,
远远地停在校外,
消毒后由食堂的工作人员开进校园、卸货、再开出,
全程无接触式配送,
最大程度保证了校园的安全封闭。
带着露气的小花园里,
已有晨起的高三学子们的读书的身影;
食堂划好的分隔线外,
早已站好等待可口早餐的你们。
一人一桌,桌桌实名,
让大家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
简单却可口的早餐,
让虽不在家的你也能感受到如妈妈般温暖的味道。
请别忘了,
此时干净的校园,
是保洁师傅清晨早早打扫,
你所站立的每一寸土地,
他们都在你醒来之前细细清理。
辰时,晨风拂柳【07:00-09:00】
食时,又名早时。
晨光和煦,逐梦前行。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之计在于晨。
阳春三月,凉风习习。第一缕阳光洒满美丽的校园,一切都是最美好的样子。
在这样特殊的日子,
无论风雨阳光,
一日三次在进入教学楼前穿过红外测温门,
成了你们奔赴课堂时特有的“仪式”。
晨光正好,万物焕新。
知识随着讲台上的声声传授而入脑、入心。
窸窣书页,朗朗书声。
你们专注的眼神里闪亮着青春的光芒。
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
你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
要闪耀,
要发光。
巳时,飞鸟弄春【09:00-11:00】
隅中,又名日禺
朝气蓬勃,意气风发。
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
用行动证明,奋斗的青春如此美好。
讲台上,老师们激情澎湃;
讲台下,学子们孜孜不倦。
抓紧每分每秒,
全力向着自己的未来奔跑。
特殊的时期,特殊的阳光大课间绝不能少。疫情让我们封闭于校园,却不能封闭我们青春的力量。阳光正好,高三学子分批次、分区域来到操场,广播体操、眼保健操轮番做起,认真的动作里是他们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孩子们,请记得,健硕的体魄与博雅的气质、扎实的学识,同样重要!因为无论何时,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我们都将挺身赴前!
特殊的日子里也不忘传递好消息!
捷报传来,
我校高三学子在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看来,
疫情完全挡不住我们进取的脚步,
封闭也隔离不了我们拼搏的决心!
此时的宿舍里,
上午的第一次消杀已经基本完成,
宿管老师抓紧师生上课的时间将宿舍清洁一新。
午时,日至中天【11:00-13:00】
日中,又名日正。
日光正盛,万物茁生。
阳光洒落在安静的操场,
斑驳的光影间,
又是别样的风景。
校园很大,大到能容纳四方学子;校园很小,小到只是你我坚守的一个家。
教室、宿舍、食堂……
一次次巡查,
一声声叮嘱,
责任在肩,务实于行。
请相信,
“守一方净土,护师生平安”
是二外人永远不变的誓言!
食堂师傅们,正在紧张地准备午餐;杏花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驻点学校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做着蔬菜农药残留超标检测。一切的一切,都只为入口食物的安全。
食堂可口的饭菜正冒着热气,
菜式俱全,营养丰富的餐点,
饱含了每一位后勤员工一点一滴的用心。
他们是谁?
封闭的校园里为什么还有几个孩子的身影?
“孩子,对不起,也把你带到这里一起封闭。
因为爸爸/妈妈是老师,
许多哥哥姐姐在为即将到来的高考冲刺,
他们在等着我!”
未时,花开午后【13:00-15:00】
日昳,又名日跌。
午后的二外校园,
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充盈着被阳光吻过的香气。
阳光下悄悄开放的小花,
被谁在午后散步时细心地捕捉入镜。
消毒后的朗读亭里,
又是谁悄悄坐在那里,
录下自己非常时期非常感动的声音。
这一段特殊的时光啊,
让你有了难忘的身边姐妹和睡在上铺的兄弟,
这个春天,
注定要与这顽艳的春花一道,
共同刻在你高中时代的闪亮记忆里。
这是一张难得的没有口罩的照片,
我们从未如此渴望过看到你们的笑脸,
但我们相信,
专注的眼神和灿烂的笑容并不会因疫情而有任何改变。
静谧的阳光里,
午休的你们闭上眼,
学习的你们翻开书,
放松的你们听起歌,
而一切都静静悄悄,
午后的校园似乎按下了暂停键。
不对!
校园里还有那么多忙碌的身影!
教学楼里,
一遍遍消毒,
一遍遍排查,
楼道、教室、卫生间的消杀一刻不停,
消毒液的检测、清洁用具的清理、洗手液等必备用品的补充时时进行。
师生安心休息的背后,
是许多后勤工作人员的默默付出的身影。
监控室中,
两位来自属地派出所的民警,
还在监控前认真工作;
校医室里,
校医和来自医院的两位防疫专家,
还在整理资料,协助学校做好防疫。
他们不曾放松警惕,
才换来了我们许许多多人的安然休息;
校园的每个角落,
正因有了他们的保驾护航才格外静谧。
申时,风袭花香【15:00-17:00】
哺时,又名日哺。
求学问道,答疑解惑,
不积硅步,不至千里,
学习不停步,奋斗不止息。
专注听讲,努力筑梦未来的是你;
切问近思,俯身倾耳以请的也是你。
教室里,
除了教学之师和求学之生,
还有平日就总在听课的他们。
疫情也没有阻挡他们深入课堂的脚步,
“无论怎样特殊的时期,教学都不能搞特殊!”
校长的话铿锵有力,
厚厚的听课笔记,是他们潜心教育的付出。
门外悄悄走过的,
还有默默查课的他们。
在你的不经意中,
他们将自己的工作完成的无声无息,
又事事落地。
酉时,日落鸟归【17:00-19:00】
日入,又名日落
日落西山,百鸟倦飞,
辛勤了一天的你,
是否想起平日回家时的欣喜。
树枝压得很低,
搭载着知识作荫庇,
收集日落洒下的温柔,
等待下课的钟声响起。
平日里本该沸腾起来的校园却还依旧安静,
食堂飘香四溢,
三三两两的少年,
或奔跑或打球或散步,
口罩下笑弯的嘴角,
只在眼神里露出些许痕迹。
摊开掌心,
霞光落满,
每一缕都是青春泛起的涟漪。
戌时,月上柳梢【19:00-21:00】
日夕,又名日晚。
华灯已上,暮色风凉。
晚自习铃声响起,
梦想的力量,一直在前方。
晚间的班会时间是大家的“动情时刻”,
防疫的知识、学习的交流,
让大家在封闭的日子里不忘时时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
让大家在温暖的集体中忘记离家的困扰、学习的压力。
月上柳梢,人约黄昏。
在平日,
没有晚自习的你,
可能在家里吃着丰盛的晚餐,
可能坐在沙发上看着精彩的电影,
可能给孩子动情地讲着故事,
可能陪爱人说着知心的话语,
可能为年迈的老人尽着孝心……
而此时,
每一个你,所有的你,
都在为了那个叫做“高考”的明天拼劲全力!
图片里的这位女老师,
她的丈夫是军人,
早已奋战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她的孩子还不到两岁,
却又送别妈妈上了“战场”。
而她,
只是67名参与封闭的教师员工中的普通一个,
此刻,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叫做“高三人”。
灯火的余晖跌落夜里,
暮色四合,夜色入户,
或许黑暗随处可见,
但还有这一窗窗的灯光,
聚微光以璀璨,
照亮了这三角的夜空。
亥时,夜色阑珊【21:00-23:00】
人定,又名定昏。
这是一昼夜最末一个时辰。
天地悄然,本应人定物藏,
但校园里的灯火还依旧明亮。
晚间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
如果说,晚课是一群人的学习;
那么,自习则是安静的成长;
一天将尽,
一日茁壮。
校园褪去嘈杂,
逐渐归于静寂。
老师们还在办公室里,
或解惑答疑,
或准备课程,
或批改作业,
或接收来自家长们的关切的讯息。
这张照片拍摄于22:58,
光线昏暗,人员分散,
用拍照老师的话说,
此刻的班主任办公室里“兵荒马乱”——
有的孩子还没找着学习状态,
有的孩子成绩不太理想,
有的孩子因为想家而落泪……
而这一切的一切,
在未来的一个月里,
会时时上演;
而这一切的一切,
在未来的一个月里,
都需要班主任们的爱心和耐心陪着孩子们一起面对。
月光光,照地堂,
夜色渐浓重,
星星在闪亮。
结束一天的学习时光,
学生们陆续回到再次经过消杀的宿舍,
洗去一天的疲惫,
把所有小情绪都留在今夜,
期待明朝再次奔赴“战场”!
子时,月落乌啼【23:00-01:00】
夜半 ,又名子夜。
夜色弥漫,明月归山。
忙碌了一天的高三师生,
在此时,即将徜于梦乡。
夜半时分,
校园里却还有很多人未曾入眠。
有待你离开教学楼后逐层逐屋进行消杀的他们,
有清洁过晚餐的用具、准备好明早的所需,还要再次对食堂内外进行全面消杀的他们。
有工作上是校长、感情上是家长的他们,
在你还打算挑灯夜战时,
轻轻推开门告诉你,
要劳逸结合,早点休息。
有深夜尽职尽责巡查宿舍,
连工作照都只能是自拍的他们。
其实还有,
在夜深人寂的宿舍里,
牵挂孩子、担忧老人的他们,
更有无论怎样的牵挂担忧都不能影响为明天的课而精心准备的他们。
丑时,曙光待现【01:00-03:00】
鸡鸣,又名荒鸡。
夜深人静,星星低垂,
明月柔光尽洒,
守护着睡梦中的二外人们。
月光皎皎,
夜幕下的校园格外温馨。
为保障校园安全,
学校安保人员一夜未眠。
万籁俱寂,
综合楼七层两个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
身为一校之长,
无论是教育情怀还是责任担当,
都需要用无限的时间、百般的辛劳去诠释。
校园十二时辰,
从清晨到日暮,
从静谧到喧闹,
使命在心,责任在肩,
二外人在哪里,
平安就在哪里,
温暖就在哪里。
二外人的战“疫”十二时辰,
不只是周而复始的轮回,
更书写着生生不息的希望。
文字:王庆斌、赵婧
摄影:封闭教学中的师生员工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千千择校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qzexiao.com/gdjy/17567.html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真让人感动 banget!二外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在坚持教学,太不容易了。衷心感谢他们的付出和勇气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写着是 “战疫”,但文中所展现的乐观和活力,却让人感到力量满满!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大家都能平安健康地度过这段难关。二外一定是最棒的!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着照片里他们专注的面容,真的感受到十二小时的教学不是短暂的轻松活动啊。希望学校能够给老师们更多支持,让他们身心更安稳。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博文写的真好!把二外的战“疫”十二时辰刻画得那么生动形象,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他们的辛苦和奉献精神。感谢二外人的一份心血,一份爱!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疫情下教育的重压可想而知, 这次二外の“战疫”行动真是令人敬佩!希望学校能够重视教师的健康和安全,让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安心、舒适。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十二时辰真的太长了,让人觉得有些窒息。作为一名学生家长,我担心老师们的身体状况是否能经得起考验? 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保障措施,让老师们能够更有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突然意识到,那些默默付出却很少被看见的人值得我们更多的尊重和感谢!二外人的战“疫”十二时辰是如此令人感动,也体现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担当。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疫情确实让很多事情变得复杂,但二外老师们依然不忘初心,为学生们传递着知识的力量。这份精神值得传颂!希望他们能早日迎来胜利的曙光!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十二时辰的时间跨度太长了,不知道老师们的身体状况如何?希望能有更多人关注到他们的付出和不易,给予他们应有的支持和帮助!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疫情之下,每个人都在尽自己所能地坚守岗位。二外人的战“疫”十二时辰也是这样的一股温暖力量,让人倍感鼓舞!希望疫情早日消退,大家都能恢复正常生活。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图片里的老师们都充满了疲惫感,我担心疫情会给他们带来过大的压力和挑战。 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他们,让他们更好地应对教学工作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十二小时的教学强度确实不容小觑!希望二外能够重视教师们的身体健康,让他们在投入教学的同时也能拥有充足休息的机会。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的真好啊!把二外人的精神面貌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对教育事业充满信心和希望。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疫情期间,许多高校都采取线上教学模式,但二外依然坚持线下授课,为学生们提供更为优质的学习环境。他们的这种初心真的令人敬佩!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份精神值得点赞! 希望二外人的战“疫”十二时辰能够激发更多人去行动,共同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挑战!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疫情下依然坚持教学,这份责任和奉献令人感动!希望学校能够给老师们更好的福利待遇,让他们在工作中更加轻松、自由。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二外人的战“疫”十二时辰体现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面对疫情严峻的考验,他们依然勇敢前行,这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