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建筑设计指导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中学建筑设计指导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中学建筑设计指导的知识,包括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GBJ50099-2011
《中小学体育设施技术规程》 JGJ/T280-2012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 JGJ36-2005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38-9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
《无障碍设计标准》 JGJ50763-2012
二、项目背景
乐平镇位于佛山市三水区中部,是三水区第二大镇(街道)。乐平与佛山市南海区、广州市花都区接壤。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西二环、佛山“一环”等高速公路、快速路贯穿辖区,交通便利。乐平镇还是省教育强镇、省卫生镇、省重点发展中心镇之一,享受省多项加快小城镇发展的优惠政策。
本项目位于乐平镇康乐大道东侧,总规划用地面积98233.4平方米,道路占地8070.76平方米,净规划用地面积90162.64平方米米。地块南侧地势稍高,东侧紧邻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三水职业技术学院。现状用地主要包括农田和泥塘。
3、总体设计理念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为学生创造最适宜学习、玩耍、体育锻炼的学习和生活空间。
(一)总体规划体现:文化校园、生态校园、科技校园、智慧校园、和谐校园。
文化校园——在主入口前设置礼仪广场,并在教学区庭院单元设置不同主题的庭院,体现学校的文化内涵,打造文化校园。
在乐平中学规划设计中,生态校园——采用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的校园设计手法,打造从城市到校园、从整个校园的生态环境的多层次园林空间到建筑群,到建筑内院。立足于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发挥“环境教育”作用。强调生态、优美环境理念,充分利用现有地形环境,构建整个校园生态系统,尊重自然生态为优先,结合地域特点,打造高起点环境的现代化校园环境艺术和景观设计。
科技园区——栋建筑的朝向基本为南北向,充分考虑节能环保,响应“低碳社会”倡议。教室设计致力于解决学生在不同地点的视觉问题。现代化的健身房、露天标准游泳池。充分体现了先进性,科技校园理念贯穿其中。
智慧校园——体现智慧化、信息化教育特点,完善各年级独立封闭布局,将单体建筑布局与集中布局相结合,适应跨学科教学培养模式,打造资源共享、便捷连接智慧校园教学实训环境。体现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和融合。规划布局及外部空间体现院落特色,营造便于流通、交流、接触的交往空间,体现中学的激励理念和创造知识的环境特征。
和谐校园——在乐平中学的规划设计中,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将岭南园林的校园环境与庭院式空间相结合。创造师生和谐相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学生生活与学习关系和谐、相互协作的氛围,彰显和谐校园理念。
分而无隔——活动区和静态区划分明确: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是独立的系统,互不干扰。
清晰的人流线——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合理安排交通流线,完全符合学生的行为模式。车流线与人流线科学分离,形成合理的交通流线。
(二)庭院建筑空间
建筑物是一个实体。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工作和学习的室内场所,还通过自身体形的变化组合围合出一个室外空间。人们在这个户外空间休息、学习、交流和活动。这个空间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创造一个美丽的户外空间。中国的岭南庭院空间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可收可放,可松可紧,虚实结合,与绿化环境的设计相协调,做到通透、通透。将这个室外空间变成建筑与人互动的场所。该项目充分利用了这个传统但永恒的庭院空间,以创造一个最佳的学习场所。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物围合的庭院空间随处可见,既很好地满足了教学的需要,也为师生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在这里,建筑与人无声地交流,人可以与建筑、空间充分对话。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3)大小空间的穿插组合
该项目有入口处的仪式广场、教学区相互交融的庭院以及其他大小不一的空间。学校门口的礼仪广场是学校最大的广场空间。通过校园纵横交错的轴线,将校前广场、入学仪式广场、教学楼之间的内院连为一体。科技楼和行政楼周围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科技广场。将水景与学校中心广场相结合,将教学广场有机地融为一体。整个校园的空间可大可小,可疏可密,似隔非隔。充分展现空间穿插与组合的魅力,营造出热闹活泼的校园空间。在这里,古朴现代的建筑形态和变幻莫测的园林空间,让人无时无刻感受到传统的岭南审美文化。
4.整体平面设计:
1.规划结构:
在规划布局上,我们采用“三区三轴六组团”的规划结构
三区:
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和功能之间的紧密联系,将用地划分为——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三个功能区,使功能流线清晰合理、有序;
建筑景观布局采用轴向布局。设立一条贯穿地块南北的中心主轴和从入口处延伸的两条入口轴线,并沿三轴线布置建筑和景观,形成一条超长的绿化景观主轴,也带来了内部交通清晰便捷。精简;
三轴:
各建筑自然围合的空间节点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为校园创造多重景观空间,避免负空间的出现,努力创造校园正空间。
六个节点:利用轴线交叉点和建筑围护结构创建景观节点。其中,利用两条入口轴线与中心主轴线的交汇处,打造出两个大型的方形景观节点。此外,通过建筑的自然围合形成四个庭院景观节点。景观组团与景观主轴共同营造出丰富多彩、美丽宜人的校园环境。
2.功能分区:
在功能布局上,我们贯彻功能合理布局的原则,从功能出发,以功能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作为功能布局的主要依据,做到功能布局合理、流线清晰、效率高效。从布局上可以看出,建筑以南北向为主,但食堂、综合楼、体育馆等对日照要求较低的建筑则呈东西向。综合楼、行政楼、教学楼、科技楼分组布置,并通过连廊相互连接,提高交通效率。行政楼、综合楼、体育馆形成大型礼仪广场,也是入口广场,形成现代、时尚、宽敞的入口界面,是学校对外的美丽展示窗口。宿舍、食堂布置在地块南侧,分组布置,有利于交通流通便利,营造安静的生活环境。整体建筑布置在东侧,以避免城市次干道——乐康大道及西侧周边未来工业工厂带来的噪音和空气污染。同时,方便与东面的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三水职业技术学校联系。连接。
3.交通系统:
设计原则是:人车分开,行人优先,使校园更加人性化。车辆交通系统采用方形环路包围教学区和生活区,最大限度地减少外部交通对教学区和生活区的干扰。步行系统分为三级:条主要步行道路和次要步行道路。
1)正门:校区正门位于康乐大道东侧。车流不多,视野开阔。基地次入口位于引导道上,交通便利,避免了动线交叉。
2)车辆流通系统本规划将:车辆流通系统设计为一个整体系统,将校园设计为一个完整的车辆流通回路。
3)行人系统:在各功能区内留出大片安全步行区域,各功能组通过若干交通节点在各路段之间建立人行联系。
5.单体设计说明:
教学楼共有三栋,每栋五层。首层高4.5米,其余各层高3.9米。里面有教室,可容纳72个班级,共3500名学生。
科技大楼两栋,各五层;教学楼与科技楼紧密结合,以连廊连接,呈现半围合的庭院关系,依附于校园主轴线。
综合楼为七层建筑,标准层高3.9米。设有电教、阅读、声乐、美术、历史、地理等功能教室,与校园主体建筑教学楼共同构成校园的行政中心。正方形。
一栋标准层高3.9米的行政大楼与体育馆一起位于校园主入口处,依附于校园主轴线。
体育馆一层为篮球场(与场地合二为一,配有舞台),在固定看台下方增设一些活动看台,提高利用率;二楼是固定看台。
食堂共有三层,每层高4.5米。每层可容纳700人同时就餐。二楼设有教职员工用餐区。
学生宿舍共有4栋,每栋六层。学生宿舍采用封闭式、阳台式设计;它们设计为8张双层床,以确保床位数量大于学生人数。层高3.9米,符合双层床净高。要求。
教师公寓楼高10层,层高3.1米。套房设计,布局方正实用。
(2)造型设计:
该项目的目的是建设一所开放的现代化学校。外观设计采用新中式加工工艺。在建筑立面设计中,整体的协调和统一始终是整个设计的重点,使轮廓和细节与环境相呼应,强调视觉的连续感。主面上以米色和红色为主色调,与灰色相协调,着力营造相关的现代文化氛围和韵味,既能增强视觉冲击力,又能在对比中寻求整个校园的色彩平衡。立面设计简洁利落,不马虎,摒弃琐碎复杂的装饰变化。
(3)防火设计
本案按照国家规定设计,耐火等级为二级,防火防烟分区、疏散楼梯符合要求。
6.景观设计说明:
(一)指导思想
遵守生态原则、功能原则和植物造景原则。
1.生态原则:
生态是物种与景观灵魂之间的协调关系。设计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理,尽可能多地布置多物种植物群落,以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湿、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效果。
2.功能原理: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或缺的。设计中应尽量将景观与功能结合、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能,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空间尺度也应根据空间使用者的不同而不同。
3.文化原则:
注重校园景观的文化性,将景观与建筑结合起来,形成不同的主题,既美化了校园,又起到了教育作用。
(二)景观概念
景观设计除了满足日常生活的学习需求外,还力求充分体现校园的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校园景观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营造符合校园精神特色的优美教学环境和理想生活家园。
本设计采用建筑中常用的具有导向功能的轴加工方法。利用轴线来组织外部空间,可以使空间显得严谨有序,对于体现秩序感、庄重感的校园环境来说,是比较合适的方法。校园的主体文化精神可以在景观环境设计中得到延续和强化。
原文参考:http://www.gdjksj.com/Article/1331.html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千千择校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qzexiao.com/jxjy/17827.html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写得真好!尤其分析了高中生的心理需求,校园应该是一个能让他们学习和放松的空间,希望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这个点。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设计师来说,建筑设计的理念很重要,但工程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文章没有深入探讨这方面的平衡问题,挺可惜的。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学生建筑设计啊,很有意思!现在的设计风格越来越多样化了,希望可以看到更多创新的设计方案,让校园变得更生动有趣。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名高中毕业生,我挺认同这篇文章所说,校园环境确实影响学习,舒适的学习氛围才能激发学习热情。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光讲道理没用,真正能体现中学生建筑设计的精髓还得看实践案例!希望能看到更多实景图和解析,更直观地了解这些设计理念。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个人觉得学习环境很重要,但也不能忽略学生的休闲空间。学校里应该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运动、娱乐,这样才能更加平衡身心发展。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学建筑设计的文章说的太理想了!现实情况中很多学校资金有限,难以实现这些高概念的设计方案,希望能够从实际出发进行探讨。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名学生,我希望我的学校有更舒适的课室和更宽敞的图书馆,这样学习氛围会更好!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中学建筑设计有了新的认识!我以前只是认为它是个单纯的美观问题,现在看来它其实蕴含着很多人文关怀和心理学知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这个主题挺感兴趣,希望能看到更多深入的研究、更具体的案例分析。比如不同文化背景下中学生建筑设计的差异等等。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里提到的那些设计理念听起来很棒,但实际操作起来又容易遇到各种问题吧?比如资金、空间的限制、学生们的接受度等等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中学建筑的设计能够更加人性化,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让他们在充满创意和活力的校园环境中学习成长。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学生的审美观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建筑设计应该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期待看到更多符合新时代特征的中学建筑设计方案。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分析得很全面,从学习空间、休闲娱乐到安全环保等方面都进行了探讨。我觉得这样的设计理念非常值得推广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总觉得现在的中学建筑设计缺乏个性,都是些千篇一律的模板,希望未来能够出现更多打破传统束缚的设计风格。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学生建筑设计不仅要注重功能性,还需要兼顾美观性和文化内涵,才能真正体现校园的特色和魅力。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打开了我的眼界,让我对中学建筑设计的可能性有了更多的憧憬!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位年轻的教师,我希望能看到更加舒适、人性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更加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希望学校领导能重视这方面的问题。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