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教育动态

高考化学实验题目解法指南:规范答题技巧助你高效提分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高考化学实验题目解法指南:规范答题技巧助你高效提分这个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实验题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干预点是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物质的分离纯化、物质和离子的鉴定、试剂的保存、基本仪器组装等。

设计实验方案对于考生来说确实有一定难度,但实际上还是考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整体意识。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必须从题目中找出实验的目的是什么,考生必须分析达到这个目的的要求。应用原则是什么?你学到的哪些原则可以实现这个目标?这些原则也可能在问题中告诉您。

同时,你还应该注意问题中给你的信息,其中包括文本信息、问题中给出的一些方程以及提示的一些信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试题中给出设备图的时候。关键是要分析器件图给出了哪些信息,并在实验过程中排除一些干扰因素。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一些解答案例:

1、浓硫酸稀释:

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将待测液体浸入pH试纸中部,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值。

3、用试纸检查气体:

(以NH3为例)用玻璃棒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粘在集气瓶或试管口上,看试纸是否变蓝色。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大试管的单孔塞为例):

微加热法:将导管插入水槽,手中握住大试管。如果松开手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有一段水从导管口流回,则表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液差法:拧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部分,从长颈漏斗向试管内注入水,使长颈漏斗内的液面达到液位。高于试管内的液面。一段时间后,液位差保持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如果是分液漏斗,则塞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住空气导管的橡皮管部分,向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打开活塞,如果滴水率达到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逐渐缓慢流动,如果停止滴落,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5.闻气体:

用手轻轻扇动集气瓶顶部,让少量气体飘入鼻孔。

6、火焰反应:

(以K元素为例)将干净的铂丝浸入待测液体中,在酒精灯火焰上燃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是否呈紫色。 (注:用盐酸溶液清洗铂丝)。

7、洗涤沉淀:

将蒸馏水沿玻璃棒倒入过滤器中,直至淹没并沉淀,静置待蒸馏水滤出,重复23次。

8、判断沉淀剂用量是否充足的操作:

在上清液中(或取少量上清液置于小试管中)滴加沉淀剂。如果不再有降水发生,则表明降水完成。例如,在粗盐纯化实验中,判断BaCl2过量的方法是:继续将BaCl2溶液滴加到上清液中。如果溶液不变浑浊,则表明BaCl2过量。

9、判断沉淀物是否被冲刷干净的操作:

取少量上次洗涤液,滴加相应试剂.

10、萃取及分液操作: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摇匀,静置,分层。将小烧杯置于漏斗下方,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让下面的液体从下开口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开口倒出。

11、气体测量操作注意事项:

当温度恢复到室温时,调节量筒(或测量管),使左右液面相等。

12、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例如,用强酸滴定强碱时,用酚酞作为指示剂。当最后一滴酸滴入锥形瓶中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即为终点。 (延伸:氧化还原滴定如用KMnO4滴定草酸: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半分钟内不褪色。)

13、长导管在有机实验中的作用:

冷凝和回流提高了反应物的利用率。

14、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将饱和FeCl3 溶液逐滴添加到煮沸的蒸馏水中。当溶液变成红棕色时,立即停止加热。

15.透析操作:

将胶体放入半透膜袋中,用线将半透膜扎紧并绑在玻璃棒上,浸入烧杯中的蒸馏水中,并及时更换蒸馏水。

16、容量瓶检漏操作:

向容量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盖紧塞子。用食指握住瓶塞,另一只手握住瓶底,将瓶子倒置,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漏出。如果没有漏水,请将瓶子直立,将瓶塞旋转180度,然后将其塞紧。将瓶子倒置并再次检查是否泄漏。如果仍然没有泄漏,就可以使用了。

17、气体充装及检查作业:

氧满检查:将带有火花的木棒放在集气瓶口上。如果木棍再次点燃,则说明收集到的氧气已满。

如何测试可燃气体(如氢气)的纯度:用引流法将气体收集在小试管中,用拇指握住管口,将其移近火焰。如果听到尖锐的爆裂声,则气体不纯;如果听到轻微的“爆裂”声,则表明气体是纯净的。 (可燃气体在加热或点燃前必须检查纯度。)

二氧化碳充满度检查:将燃烧的木棒平放在集气瓶口上。如果火焰熄灭,则气体已充满。

检查氨气是否充满: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上。如果试纸变成蓝色,则表示气体已充满。

检查氯气是否充满:将沾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集气瓶口上。如果试纸变成蓝色,则表示气体已充满。

18、清洗玻璃仪器的标准是:

它既不聚集成水滴,也不流淌成溪流。

19、皂化反应完成的迹象:

静置,不要分层。

20、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

加入少量KClO3,插上镁条并点燃。

21.测量液体读数:

视线应与刻度和液体凹面最低点水平相切。

22、银氨溶液的配制:

将稀氨水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同时摇动试管,直至沉淀刚刚溶解。

23. 固体加热至恒重的迹象:

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得超过0.1g。

24、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

完全水解——,加入碘水,不会出现蓝色。

——尚未被水解。取水解液,将NaOH溶液加入试管中。然后加入新鲜的Cu(OH)2 并加热。如果没有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证明淀粉没有被水解。

部分水解——。用两个试管取出两份水解产物。一份加入碘水呈蓝色,另一份加入碱中和硫酸,然后加入新配制的Cu(OH)2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也具有上述特性) )。两种现象)。

25、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测操作:

取样品,用NaOH溶液加热,然后加入HNO3酸化,加入AgNO3溶液,根据沉淀的颜色判断。

26、材料检验作业:

取样添加试剂表达现象得出结论。

用户评论

南宫沐风

这篇文章真是太实用了!高考化学实验题的答题规范讲得非常清晰,让我明白了很多之前模糊的地方。特别是关于实验步骤的细节,真的是让我意识到自己之前的答题习惯有多不规范。希望能在考试中少丢分,多提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浪漫罪名

我觉得这篇博文说得有点道理,但也不是完全适用每个人。每个人的学习习惯不同,有些同学可能更擅长记忆,而不是注重规范。希望大家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不要盲目跟风。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秒淘你心窝

高考化学实验题的答题规范真的很重要,尤其是在临近考试的时候。文章中提到的几个关键点我都会牢记,尤其是实验原理的阐述,以后一定要做到简洁明了,不然真的会丢不少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仰望幸福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我高三时的痛苦经历,化学实验题总是让我感到困惑。虽然现在已经毕业了,但我还是觉得这篇文章对在校生帮助很大,希望大家能认真阅读,少走弯路。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苍白的笑〃

我觉得这篇文章的内容很有用,但是有些地方讲得有点复杂。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同学来说,可能需要更多的实例来帮助理解。希望博主能分享一些具体的例题分析,这样会更有帮助。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煮酒

看到这篇文章我真的很感动,尤其是关于减少丢分的部分,正好是我现在的痛点。每次做实验题的时候总是因为小细节而失分,真希望能通过这篇文章提升自己的答题能力!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抹丶悲伤

虽然我觉得这篇文章的建议很不错,但我还是有些疑虑。高考化学实验题的难度和题型变化太大,仅靠规范来减少丢分未必能完全解决问题,还是需要多做练习。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凉凉”凉但是人心

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规范的答题方式真的能帮助我们在高考中提高分数。特别是关于实验数据的处理,之前我总是马虎,结果丢了很多分。感谢博主的分享!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暖瞳

我觉得这篇文章的观点有些片面,虽然规范很重要,但有时候灵活应变也很关键。希望大家在遵循规范的同时,也能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不要被框架束缚。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指尖的阳光丶

高考化学实验题的答题规范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这篇文章让我对如何提高自己的答题技巧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如何清晰地表达实验步骤,期待能在考试中有所收获!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旧情i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错,但还是希望能看到更多具体的例子。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实际操作才是关键,特别是在高考这种重要考试中,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才是提高分数的王道。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上蔷薇

我对这篇文章的看法有些不同,虽然规范很重要,但每个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不一样,不能一味地追求规范。希望大家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来答题,才能真正减少丢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七夏i

感谢博主分享的高考化学实验题答题规范,我觉得这对我很有帮助。尤其是提到的实验原理阐述部分,以后我会更注重这个方面,希望能在考试中少丢分,多提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秘密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我当年高考化学的经历,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小细节而失分,真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分享,让后面的学弟学妹们少走弯路!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要变勇敢℅℅

我觉得这篇文章的建议有些道理,但也不能完全依赖于此。每个人的学习方式都不同,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调整。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落花忆梦

这篇文章真是给我带来了启发,特别是关于如何减少丢分的建议,真的很实用。希望能在高考中运用这些技巧,争取拿到理想的成绩!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千千择校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qzexiao.com/jydt/2285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