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化学品安全存储与危险试剂防护指南
大家好,关于实验室化学品安全存储与危险试剂防护指南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安全防护知识
保护眼睛
如果您有大量实验室工作要做,那么投资一副安全眼镜是值得的。或者在普通眼镜上佩戴护目镜或护目镜。实验室内禁止戴隐形眼镜。如果药物溅入眼睛,必须采取紧急处理。
衣服,衣服
实验室内应穿工作服。另外,请勿穿拖鞋或凉鞋。
仪器设备
一般来说,如果您不知道仪器或设备的用途,请勿尝试使用它。如真空吸收泵、旋转蒸发器、压缩气瓶等,一旦误用,这些昂贵的仪器可能会损坏,或者实验失败,更严重的是,导致一些事故。
安装实验设备前,检查玻璃磨边是否沾有杂物或碎屑。添加药物进行反应前,务必检查所使用的所有仪器是否夹紧、固定和安装。
药品的处置
化学品非常危险,因为它们有毒、有腐蚀性、易燃易爆。如果可能的话,有机化学实验室最好不要使用明火。加热反应混合物或溶剂,最好使用水浴、油浴、电炉或电热套。如果需要使用煤气灯,点燃煤气灯前一定要检查其周围是否有裸露的易燃液体。同样,在转移或倾倒易燃液体时,检查周围是否有明火。有机溶剂的蒸气压一般大于空气的蒸气压,因此切勿将液体,尤其是易燃溶剂倒入下水道或排水沟中。
2、危险化学品
在实验室里,做任何实验之前,都应该阅读实验说明。有些药物的性质可以用这些简单的词语来提醒:易燃、易爆、强氧化、腐蚀性、有毒、致癌,有些药物可能有多种危险。
1 易燃试剂
处理易燃试剂时,请务必检查附近是否有明火。以下常用有机溶剂高度易燃:
烃类,例如己烷、轻质石油(即石油醚)、苯和甲苯;醇类,例如甲醇、乙醇;酯类,例如乙酸乙酯;酮类,例如丙酮;醚类化合物因暴露于空气或光中会产生爆炸性过氧化物,因此使用时必须特别小心。常用的乙醚、四氢呋喃均属于醚类,应特别小心处理。
此外,乙醚还具有相当低的沸点和一定的麻醉作用。二硫化碳高度易燃。即使在水浴中加热也会引起着火,因此在实验中应避免使用。
2 爆炸性试剂
有些药物具有爆炸危险,因为它们可以与水或其他物质发生爆炸性反应。碱金属是一个常见的例子。金属钠与水发生剧烈反应,金属钾与水发生爆炸性反应。
还有一些化合物的爆炸危险与其本身的结构有关。这些分子通常含有许多氧或氮原子,允许发生分子内氧化还原反应或产生稳定的分子,如氮。当这些化合物干燥时,它们对冲击振动更敏感并构成爆炸危险。例如:多氮化合物、苦味酸、乙炔银等炔金属、叠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过氧化物、高氯酸盐等。
3 氧化剂
硫酸和硝酸都具有高度腐蚀性和氧化性。漂白粉、过氧化氢、过氧酸、二氧化钴和高锰酸钾都是强氧化剂。
4 腐蚀性药物
处理或使用腐蚀性剂时,请务必佩戴防护手套。一旦溅到皮肤上,请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无机酸中的硫酸、盐酸、氢溴酸、磷酸、硝酸,有机酸中的羧酸、磺酸均具有腐蚀性。苯酚也相当危险,会引起皮肤灼伤,其有毒蒸气可通过皮肤吸收。无机碱中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强碱,硫酸钠、硫酸钾等弱碱都有腐蚀性。有机碱中的胺类、羟胺、三乙胺、吡啶等均具有腐蚀性。
液溴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药物,会导致皮肤和眼睛烧伤,因此必须在通风柜中使用。另外,由于其密度较高,用滴管转移时,即使不挤压乳胶头,也可能因其重力而滴落,所以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亚硫酰氯、酰基氯、无水三氯化铝等试剂与水反应放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也具有腐蚀性,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严重刺激。
5 危险有毒试剂
许多常见的化合物都是有毒的,必须在通风柜中使用,如苯、溴、硫酸二甲酯、氯仿、己烷、碘甲烷、汞盐、甲醇、硝基苯、苯酚、氰化钾等,有必要了解一下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的区别。一些急性中毒通常很快就能发现,例如强氨刺激引起的窒息,需要迅速采取相应措施。慢性中毒一般不易察觉,是由于长期处于某种环境中,对身体造成的长期损害累积而引起的。因此,许多物质被称为致癌物质。这并不否定它们在有机化学实验室中的使用,但确实需要额外小心。尽量避免长期接触,并一定要在通风柜中使用。
使用通风柜时,尽量将通风柜前的活动玻璃拉得尽可能低,以便强大的气流带走有毒蒸气或烟雾。
6种致癌物质
以下化合物或衍生物应被视为致癌物。碘甲烷、过氧化物、硫酸二甲酯、甲醛、己烷、苯、芳香胺、苯肼、多环芳香烃(蒽、菲等)、硝基化合物、偶氮化合物、重铬酸盐、多卤化物、四氯化碳、氯仿、氯乙烯等烃类、硫脲、盐酸氨基脲。
7 刺激和催泪试剂
许多有机化合物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如果可能,应避免接触这些试剂或其蒸气。通风柜中应使用以下物质:芳香族和脂肪族醛、-卤代羰基化合物、异硫氰酸盐、亚硫酰氯、羧酸的酰氯和许多含硫化合物。
3、废弃物处理
固体废物
除非固体有毒或易于回收,否则通常将其放入指定的无害废物容器中。有毒废物应放置在专门标记的容器中。一些特殊有毒化学试剂在废弃前应进行适当处理,降低其毒性。
水溶性废物
只有那些无毒、中性、无刺激性气味的水溶性物质才可以直接倒入水槽和下水道。强酸性或强碱性物质应中和并用大量水冲洗后再丢弃。凡是能与稀酸、稀碱发生反应的物质都不能倒入下水道。
有机溶剂
废有机溶剂应倒入有适当标记的容器中,然后将这些容器运出实验室,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处理,或者将这些溶剂放入合适地点的焚烧炉中焚烧,不得倒入下水道。
4.实验事故的处理
火
实验室一旦发生火灾,应迅速处理。不要恐慌。大声告诉同事并迅速离开实验室。如果您听到有人大喊“着火了”,不要问发生了什么事并立即离开实验室。
药物燃烧
在实验中,有机溶剂是最容易着火的。如果烧杯等小容器着火,通常可以在上面放一块较大的抹布或烧杯来扑灭火焰。沙子也可以用来扑灭小火。作为预防措施,实验室中的消防桶中通常会装满沙子。还要清除所有易燃化学品并熄灭所有酒精灯。由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比水轻,一旦溶剂着火,切勿用水灭火。不但不会扑灭大火,反而会加剧火势。
对于一些较大的火灾,需要使用灭火器,实验室中通常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器最好由实验讲师或有经验的人员使用。使用不当会扩大火势,延误灭火。如果发现火灾无法用灭火器迅速扑灭,应迅速拨打火灾报警电话,邀请消防人员,通知相关人员迅速撤离现场。
对于精密仪器室来说,实验室内的贵重设备和精密仪器着火。如果使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或水灭火,会损坏贵重物品和精密仪器。因此,应使用液态二氧化碳来灭火。
衣服着火
一旦衣服着火,请大声喊叫灭火,并在地上来回打滚以扑灭火焰。
衣服着火时切勿逃跑。跑步时的风会进一步扩大你身上的火焰。用防火毯包裹着火的人,然后将他或她在地板上来回滚动。如果没有毯子,请使用浸有水的抹布或毛巾,将其洒在着火的人身上。除非绝对必要,切勿使用灭火器直接向人喷射来灭火。
一旦火被扑灭,尽量让病人平躺保暖,并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除非因呼吸困难,否则不要解开或脱掉火灾受伤人员的衣服。
受伤
在有机化学实验室中,被热烧瓶、烧杯等轻微烧伤的情况相当常见。为了治疗这些轻微烧伤,通常将烧伤区域浸泡在冷水中10至15分钟。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烧伤,需要去医院治疗。
任何溅到皮肤上的药物都需要用大量的水冲洗,感染部位至少冲洗15分钟。如果自己或他人身体大面积喷洒药物,应立即使用安全淋浴,脱掉脏衣服,彻底冲洗皮肤,必要时去医院就医。
实验室配备药箱,里面装有常用医疗用品:消毒剂:75%酒精、0.1%碘酒、3%双氧水、酒精棉球。烫伤药:尤加利油、蓝烃、烧伤药、凡士林。外伤药:红糖浆、龙胆汁、消炎散。化学烧伤药:5%碳酸氢钠溶液、1%硼酸、2%醋酸、氨水、2%硫酸铜溶液。治疗用品:脱脂棉、纱布、伤口保护胶、绷带、镊子等。
若沾有浓硫酸,切勿用水冲洗。先用棉布吸去浓硫酸,然后用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最后用水冲洗。必要时涂甘油,如有水泡,涂龙胆汁。与其他酸烧伤一样,可以立即冲洗并进行治疗。如果被碱烧伤,先用水冲洗,然后用3%硼酸或2%醋酸清洗。
药物溅入眼睛
一旦药物进入眼睛,一定要赶快。冲洗药物的速度越快,对眼睛的伤害就越小。通常情况下,将眼睛冲洗干后应立即去医院治疗。若酸、碱溅入眼睛,先用清水冲洗,然后用5%碳酸氢钠溶液或2%醋酸清洗。
切
在实验室工作中,碎玻璃割伤很常见。伤口需要用清水冲洗至少10 分钟,以清除残留的化学物质和碎玻璃。伤口需要用创可贴或胶带包裹快速止血,并立即去医院治疗。
当您受重伤时,血液会从伤口中流出,这可能非常危险。伤者需要平躺,保持安静,稍微抬高受伤部位,保持伤者保暖,用垫子轻轻按压伤口,切勿使用止血带或脉搏按压器止血,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帮助。医生和救护车赶来提供帮助。
中毒
中毒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您需要立即去医院接受治疗。
实验室化学品存放可没想象的那么简单
化学品储存时,常因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而结块或冻结,造成变质,影响其质量,从而增加成本。因此,必须根据试剂不同的理化性质,采取适当的温湿度控制方法进行妥善保存。有些试剂容易吸潮而潮解或水解;有些易与空气中扩散的氧气、二氧化碳或其他气体发生反应。有些试剂会因光线和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变质。
化学品具有不同的性质,如何区别对待?
1、低沸点化合物和需要低温储存的药品必须按要求放置在所需的环境(低温冰箱)中;
2、避光保存的药品及其配制试剂应按要求存放于棕色容器(瓶)内,或用深色纸包裹;
3、所有药品均应放置于药柜内,不得与配制好的溶液混合;
4、药液放置在低柜内。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应分开放置;
5、酸碱不能混合,氧化剂和还原剂不能混合,混合后会剧烈反应的试剂不能混合,防止因倾倒、破损等意外原因可能发生事故;
6、有些常温保存的药品一定要注意防潮,否则可能会出现固体结块!看来以前液体样品只有遇到冰醋酸才会结块,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才能变成液体;
7、北方的冬天有点冷。有些实验室的空调一般只提供制冷,不提供制热。有些凝固点与常温相差不大的试剂,冬天会凝固,夏天会变成液体。还需要注意的是,试剂瓶一般都是普通玻璃制成的,玻璃很厚,如果温度变化太大,很容易爆裂。例如怕冷、怕冰冻的腐蚀性物品。如需冷冻的冰醋酸、冷冻聚合析出的甲醇等,仓库温度应保持在15左右,冬季注意保温;
8、硫酸、盐酸不易储存。虽然同为酸,但硫酸应与甲酸、醋酸、盐酸分开存放;
9、甲酸、醋酸、盐酸等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应保持通风良好,并及时排出酸雾;
10、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应单独放置;
九种常见化学品储存环境条件
各种化学品具有不同的危险特性,应根据温度、湿度要求分别处理,以利于安全储存、保证质量。
1、爆炸物品:
贮存温度应低于30,相对湿度保持在75-80%。
2、氧化剂:
一般氧化剂应控制在30以下。对于某些含有结晶水的氧化剂,如硝酸盐,受热后熔化而失去结晶状态,引起潮解,库房温度不宜超过28,必须存放在隔热库房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5%以下。
3.压缩和液化气体:
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2,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下,防止气瓶生锈。
4. 自燃物品:
库房温度应在28-30左右,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0%以下。储存黄磷的仓库,冬季库内最低温度不能低于3。
5、防潮物品:
库房温度应在30左右。相对湿度一般应在75以下,特别要注意防潮措施。
6、易燃液体:
必须严格控制库内温度,防止库内温度过高。特别是,必须根据液体的沸点和闪点来控制温度。
7. 易燃固体:
湿度过大或湿度过高会影响易燃固体的安全储存。例如,硝化棉的储存需要含有30%的润湿剂乙醇,储存时的温度应控制在30以下。樟脑、精制茶等的相对湿度应在80%以下。储存二级易燃固体的仓库,温度不得超过32。
8. 毒物:
有毒物品仓库温度不应超过32,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下。对于氰化物,仓库应保持干燥,因为氰化物与潮湿空气接触会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9、腐蚀性物品:
此类物品有许多品种,具有不同的性质,包括固体和液体。因此,必须根据其特性来控制温度和湿度。
例如,对于一些吸潮、变质或散发烟雾的腐蚀性物品,如五氧化二磷、三氯化磷、硫酰氰、氯化亚砜等,仓库应保持干燥,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5%以下。对于易挥发的溴和易分解的过氧化氢,过氧化氢的含量应低于40%,储存温度应保持在28以下,最好在25左右。适用于怕冷、怕冰冻的腐蚀性物品。例如冰醋酸受冷冻、甲醇受冷冻聚合析出等,仓库温度应保持在15左右,冬季要注意保暖。
“八大防御”照顾一切
1、防蒸发:
(1)油封:对于氨、浓盐酸、浓硝酸等挥发性无机液体,可在液面上滴1020滴矿物油,防止挥发(不能使用植物油)。
(2)水封:二硫化碳中加入5mL水可长期保存。在汞中加水可以防止汞蒸气进入空气中。在水银旁边放一些硫磺粉。一旦丢失,撒上硫磺粉,通过化学反应破坏剩余的汞。
(3)蜡封:乙醚、乙醇、甲酸等比水轻或易溶解的挥发性液体,以及萘、碘等挥发性固体,将瓶子密封严实,并在瓶口涂上蜡。除对溴原瓶进行蜡封外,还应将原瓶放入盛有活性炭的塑料管中,并将管口蜡封。
2、防潮:
(1)漂白粉和过氧化钠应蜡封,防止吸水分解或爆炸。氢氧化钠易吸水潮解,应用蜡密封;硝酸铵和硫酸钠易吸水结块,难以倒出,可能导致试剂瓶破裂,因此也应用蜡密封严实。
(2)电石、无水硫酸铜、五氧化二磷、硅胶等易吸水变质。红磷很容易被氧化,然后吸收水形成偏磷酸。上述所有物品均应存放在干燥器中。
(3)浓硫酸虽然应密封,防止吸水,但由于常用,所以应放在磨口瓶中。磨口瓶塞应为原装瓶塞,不得更换。
(4)“特药”地下室,下层铺灰色,中层铺熟石灰,上层铺双层焦油纸,存放药品。
3.防止变质:
(1)防氧化:亚硫酸钠、硫酸亚铁、硫代硫酸钠均易氧化,瓶口应涂蜡。
(2)防碳化:硅酸钠、过氧化钠和苛性碱易吸收二氧化碳,应涂蜡。
(3)防风雨:结晶碳酸钠、结晶硫酸铜应蜡封,存放于地下室。
(4)抗分解:碳酸氢铵和浓硝酸受热易分解。涂上蜡后,将它们存放在地下室。
(5)活性炭可吸收多种气体而变质(木炭亦如此),应放入干燥器中。
(6)黄磷暴露在空气中容易自燃。永远把它放在水里。每15天检查一次水质:将磷试剂瓶加水,放入装有水的水槽中,用钟形罩密封。
(7)钾、钠储存在煤油中。
(8)在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加入过量的细铁粉,用蜡密封。
(9)葡萄糖溶液容易发霉,可加入几滴甲醛保存。
(10)甲醛易聚合,开瓶后应立即加入少量甲醇;对于乙醛,应添加乙醇。
4、抗光:
(1)硝酸银、浓硝酸和大多数有机药物应装在棕色瓶中。
(2)存放在地下室的硝酸盐不仅耐热、避光、防火、防震。
(3)所有有机试剂展示窗均应涂黑漆。
(4)实验室用彩色布帘,内有红、黑双层。
5、抗毒性:
(一)磷、硝酸银、氯酸钾、氯化汞等剧毒物品置于地下室,两人上锁,建立档案,分批,保存使用记录,定期检查。
(2)磷化钙、磷化铝吸水后放出剧毒的磷化氢。它们应存放在干燥器中并贴上红色标签。
(3)由于没有通风柜,常在地面撒石灰,以吸收某些有毒气相物质。
(4)浓酸、浓碱、溴、苯酚等腐蚀性药品应使用红色标签,以示注意。
6、防震:
(1)硝酸铵因振动易发生爆炸,宜放置在地下室。
(2)自制大晶明矾、大晶硫酸铜,用软纸垫包裹在大口试剂瓶中,缓冲,按“四位数”编号进入厨房。
7、防火:
(1)在仪表室“靠近门”、“显眼”、“方便”的地方设置水箱、消防桶、砂罐、泡沫灭火器和四氯化碳一瓶。泡沫灭火器药物每年都会更新。 (如果有“CCl4”或“1211”灭火器就更好了)
(2)所有室内电线必须更换为隐藏电线,防止药物熏蒸和短路、火灾。
8、防鼠:
(1)在膏体中添加更多的苯酚。
(2)在“指标”柜内,放置一些挥发性药物,如甲醛、杂酚皂等。在啮齿动物严重的柜子中,可交替存放浓盐酸和浓氨水。以保护其他药物。
(3)用醋酸铅调成糊状,涂抹在鼠洞壁上。老鼠出入时,会污染皮肤,将其舔死(醋酸铅味甜,但有剧毒)。
药品储存容器的选择
1、瓶子的选择:
固体——广口瓶,液体——窄口瓶。
遇光易分解或变质的试剂,如HNO3、AgNO3、氯气、AgBr、AgI、H2O2、高锰酸钾等,受热易分解,应贮存在棕色瓶中避光或阴凉处地方;或用黑纸包裹,置阴凉避光处,密封保存。
液溴:密封保存于带玻璃塞的棕色瓶中,液面放少量水(水封)(取用时应戴乳胶手套,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取用时应使用用于吸取底层纯溴的长橡胶滴管)。
2、瓶塞的选择:
请勿使用玻璃塞盛装碱性溶液。应使用橡胶塞。如:NaOH溶液、Na2CO3溶液等。
橡胶塞不能用于盛装浓HNO3、浓H2SO4、液溴、溴水和大多数有机物质。
强氧化性溶液和有机溶剂不能使用橡皮塞。应使用玻璃塞。如:硝酸、高锰酸钾溶液、汽油、苯等。
强碱、水玻璃及一些强碱性的水溶液不能用磨口玻璃瓶塞,要用橡胶塞(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试剂瓶用橡胶塞)。
液溴:会腐蚀橡胶塞,因此应储存在带玻璃塞的棕色瓶中;
氢氟酸能与二氧化硅反应并腐蚀玻璃,有剧毒。
氨、浓盐酸、碘、萘及低沸点有机化合物如苯、甲苯、乙醚等应置于试剂瓶中,用塑料盖密封,置于阴凉避光处。
3、液封法保存的物质:
——煤油钠;白磷——水;液溴——水;四氯化碳—— 水等
4、易与空气中物质发生反应的物质应储存在密闭容器中:
例如:与水反应(吸收水)的物质:CaCl2、碱石灰等。与CO2反应的物质:NaOH、Ca(OH)2、Na2O2等。与O2反应的物质:FeSO4、Na2SO3、C6H5OH、硫酸钠等
5、特殊物质的保存:
HF—— 保存在塑料瓶中。
参考表
相关问答
答: 首先,在操作任何化学试剂之前必须佩戴合适的安全装备,比如护目镜、手套和实验服等。 要记住,每个化学试剂都有其特定的危险性和使用说明,仔细阅读并理解相关资料非常重要。 另外,实验室工作区域要保持整洁有序,避免杂物堆积,并且做好通风措施,防止有害气体在室内积聚。
155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其次,处理废弃化学试剂时必须按照规范进行处理,不能随意倾倒。不同的化学试剂有不同的处理方法,需要咨询相关的专家或技术人员。 同时,要及时清理实验室工作区域的溢漏和泄漏,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避免二次事故发生。
82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危险化学品的存放主要需要注重分类、标签、密封以及储藏环境。 不同性质的化学品需要分开存放,比如易燃物、腐蚀性强物和毒性大物等应严格分区存放,以免发生相克反应或者引发爆炸事故。 所有化学品都必须有清晰的标签标明内容包括名称、危险性等级、注意事项等,方便工作人员识别和操作。
55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另外,化学品的容器要保证密封性好,防止漏洒或蒸发。 实验室里存放化学品的区域应远离火源、热源和易引发火灾的环境,同时还要确保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为了更好地管理危险化学品, 建议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定期进行的安全检查非常重要,确保每一处都符合规定。
187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实验室工作最重要的是“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要时刻保持警惕,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在操作任何实验前,应 thoroughly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化学试剂的性质和潜在危险,并且提前制定好完整的实验方案,预判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67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除了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外, 实验室人员还要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并熟悉实验室的安全设施和应急预案。 在遇到意外事件时要冷静应对,及时向上级汇报,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控制疫情的发生和扩散,确保人人平安健康工作环境。
148 人赞同了该回答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千千择校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qzexiao.com/schools/17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