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临清是山东一级县,远远超过济宁、菏泽、日照……
大家好,关于民国时期,临清是山东一级县,远远超过济宁、菏泽、日照……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我们先来看看一级县。如今,它们中的大多数在其管辖范围内拥有超过100 万或更多的人口。惠民县和叶县(今莱州市)虽然规模稍小,但在前清时期也是府城。于是最引人注目的就成了临清县。现在的临清市范围与当时的临清县有很大不同。 1960年代,运河以西的临清县一半划归河北省(即临西县),但现在临清市有70万人口,一半以上当时并不属于临清县管辖。今临清市的东半部,当时是独立的清平县。汪伪时期,县城设在哲学家季羡林的故乡康庄镇。如今,康庄镇被誉为“中心镇”。是聊城市地区少数有高中的非县城之一。临清市西烟店一带,是当时馆陶县境内。因此,当时的临清县发展到现在(不含清平县、馆陶县),人口超过60万。它实际上是民国时期的“一级县”,位居当时的济宁、莱芜之间。彝族、菏泽、聊城、日照等二类县。可见当时的临清城一定非常繁荣,税收也非常丰富。
1956年,山东撤销了许多历史悠久的县。撤销程度最高的是三级县常山县和濮县(不含改区县)。常山县如果能存到现在,如果继续划分为六级,恐怕会成为一流县。常山县现在属于邹平县,但常山县最著名的地方并不在这里,而是张店区和周村区。周村的名字历史上取代了县城。如今的邹平县当时还只是一个五级县。至于濮县,撤销后,辖区划为两省(河南省、山东省)三县(濮阳县、范县、莘县)。而且,如果蒲县能活到现在,说不定还会因为中原油田而成为地级市。中原油田二矿位于范县蒲城镇,三矿位于深县古云镇,当时均属蒲县。如果濮县县城留下来,那么中原油田的总部很可能就不在濮阳县了。
通常,5、6等县都是小县。因此,新泰县的出现是令人震惊的。新泰市很早就是山东的一个县级市,但当时只是一个五级县。很容易理解,深县是六级县。虽然是今天山东一个比较大的县,但当时隶属深县(六级县)、朝城县(五级)、管城县(六级)、寿县、漳县(4 ?)、濮县(3)、范县(6)。事实上,朝城县位于中间,所占比例最大。由于某种原因,县城由朝城改为深县。上面应该有人吧
日程:
城市:济南市、烟台市、威海市
一级县
历城县(山东省会)、章丘县、泰安县(地区)、惠民县(武定地区)、滕县、沂水县、曹县、临沂县(地区)、莒县、临清县、莱阳县、叶县(莱州地区)、平度县、魏县、即墨县(青岛郊区)、宜都县(青州地区)、诸城县
二级县
长清县、莱芜县、济宁县、黟县(今枣庄)、菏泽县(曹州府)、单县、郯城县、费县、郓城县、聊城县(东昌府)、德县、牟平县、昌邑县, 焦县, 高密, 临朐, 安丘, 日照
三等县
淄川(区)、常山(已撤销)、宾县、济阳、肥城、阳信、无棣、商河、宁阳、邹县、汶上、巨野、东平、阳谷、莆县(已撤并划入河南)、蓬莱(邓州地区) 、黄县、栖霞、招远、荣成、海阳、文登、临淄(区)、广饶
四等县
桓台、齐河、利津、博山(区)、乐陵、沾化、博兴、金乡、鱼台、资阳、曲阜、泗水、蒙阴、唐邑(1956年撤销,属聊城、冠县)、夏津、德平(划归临沂)县等)、馆陶(县西半部并入河北省,县东半部划为冠县、临清市)、高唐县、恩县(平远县)等区划) 、禹城、寿张(台前县、莘县)、平原、浮山(区)、昌乐
五等县
邹平、启东(按邹平划分)、新泰(不知道为什么这么低)、
博平县(撤销并划归茌平县)、
茌平县
清平县(撤销并划归临清县)
冠县(扩建,将原馆陶县和堂邑县的一部分纳入其中,著名武训由堂邑县改为冠县)
成武县
定陶县
武城县
东阿县
潮城县(撤销并入深县)
临猗县(德平县撤销后,纳入该县周边地区)
六类县
蒲台县(已撤销)
庆城县(并入高青县)
高远县(并入高青县)
嘉祥县
深县(大扩,包括朝城县、管城县、濮县、范县、寿张县全部)
邱县(隶属河北)
平阴县
陵县(含原德平县西部)
范县(隶属于河南省)
管城县(并入深县)
寿光县(四级县中我感觉和寿张县混淆了,寿光看起来不像六级县)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千千择校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qzexiao.com/schools/21248.html
用户评论
我觉得这句话说的有些夸张啊!虽然临清确实在民国时期经济发达,但说“远超”济宁、菏泽、日照这些城市夸张了。每个城市的定位和发展不同,不能简单比较。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民国时期的历史不太了解,想问问什么指标证明临清是山东第一县?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前听老人说临清是个富庶之地,现在看来是有依据的!难怪当年很多人梦想着去临清发展。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写的很有意思,让我对民国时期的临清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他们不仅经济发达,文化也十分繁荣,让人不得不感叹当時の辉煌!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每个城市的命运都和当时政局、地理条件等等诸多因素相关。不能单纯以经济发展来衡量一个县城的“强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的太好了!临清确实曾经是山东的一等县,我爷爷曾告诉我过很多临清的故事,看来老人的描述并不夸张啊!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记得我的历史课本里也有提到民国时期的临清,的确是一个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这篇文章让我更加了解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的很有深度,分析了临清崛起的原因,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其地理位置优越、商业贸易繁忙,吸引了众多人才和资本流入。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济宁、菏泽、日照的历史也比较感兴趣,希望以后也能看到一些详细的文章介绍这些城市的辉煌时期!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排名的观点很片面啊,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方向。应该从多方面进行比较,才能得出更加客观的评价。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确实,临清在民国时期经济繁荣,但也要看到当时其他城市的状况,不能只强调临清的成功,而忽略其他地方的特点。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很有值得思考的地方。它让我意识到历史的发展是不一样的,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命运和机遇。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民国时期的临清的确很不错,但我更想了解它的文化成就,比如文学、艺术等方面有什么贡献?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中提到的很多数据和案例都让人印象深刻。让我更加了解了当年临清发达商业的景象。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确实,地理位置决定了城市的兴衰。临清处于商旅要道,自然具有发展优势,这句话很有道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民国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更加珍惜如今和平稳定的人间荣景。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文章标题就很容易引起争议,因为“一等”这个词太过绝对,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或者负面情绪。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最近一直在研究民国时期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你分享的这篇文章很有用,让我对临清的研究有了新的方向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种对比很容易导致偏见和争论。历史更应该关注各个城市各自的发展和贡献,而不是简单比较谁“强”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