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影视回顾:1985年《铁道游击队》为何被誉为最佳版本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经典影视回顾:1985年《铁道游击队》为何被誉为最佳版本的问题,以及和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第二个原因就是铁道游击队战斗场景非常丰富,他们和普通游击队不同,铁道游击队的战场主要是在铁路和火车上,对于影视剧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卖点,世界范围内关于火车题材的电影就数不胜数。
另外不要忘了,铁道游击队还有一个特殊的战场是微山湖中的微山岛,日军进攻微山岛和铁道游击队的反击就形成了一个微型的登陆和反登陆作战模式,这在我国革命战争史上确实非常少见,倒和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相像。
此外,刘知侠在小说中将铁道游击队队员们参考《水浒传》英雄的写法进行塑造,几乎每一个游击队员都有自己的故事和鲜明特征,这样就让铁道游击队员的形象显得有血有肉,也让影视剧的拍摄省了很多事。
那么问题来了,在众多版本的影视剧《铁道游击队》中最经典的是哪一版呢?笔者首推的是198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那版《铁道游击队》,理由有三:
一. 剧情丰富不过分
实话实说,1985年的《铁道游击队》并不怎么尊重原著,在剧情上做了一些修改,有增有减,不过笔者认为这并不是什么大毛病,尤其是这版电视剧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而最早的1956年电影版《铁道游击队》也是上影厂的作品,因此上海电影制片厂对这部小说和铁道游击队的历史早已经吃透了,他们的改编目的性更强也更合理。
此外,不论是1956年的电影还是1985年的电视剧,上海电影制片厂这两版《铁道游击队》拍摄时,当年铁道游击队的正副大队长刘金山和王志胜还都在世,他们也曾对影视剧给予了指导和肯定,据说刘金山在当年拍摄电影时还曾亲自上阵为演员们示范了扒火车的动作。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之所以现在看1985年版《铁道游击队》觉得剧情比较舒适,还和后来几个版本中各种辣眼睛的神剧剧情有关,比如在网络上传疯了的彭亮飞自行车绝技,简直无语了。
二、服化道以及拍摄场景还原度高
笔者的老家就在铁道游击队的故乡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枣庄市虽然不算是一个很有名的地级市,但却拥有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两大IP,《血战台儿庄》和《铁道游击队》。笔者小时候就曾参与过电影《血战台儿庄》的群演拍摄。
笔者所在的学校距离铁道游击队诞生地也是王志胜的老家陈庄只有几百米远,因此对于1985年《铁道游击队》的服化道和场景设计笔者也算是有发言权的。
实事求是的讲,在各个版本铁道游击队影视剧中,服化道和场景还原度最高的就是1985版了。那土得掉渣的土坯房,火车站的设施,还有各种房间中的陈设,以及游击队员们的穿着,都是非常契合枣庄本地风土人情的,甚至于演员们喝酒的下酒菜基本也是地道本地特色。可以说1985 年版《铁道游击队》算是最具枣庄历史味道的电视剧了。
唯一的遗憾是各种版本铁道游击队影视剧里都没法还原“枣普”,因为枣庄口音普通话确实不太适合上电视和电影。笔者举一个枣庄普通话的例子:“一个小老夫(老鼠),掉进飞缸(水缸)里,拿符节(秸秆)一布鲁(扒拉),噗噜噗噜的”,真用枣普出演《铁道游击队》的话容易有喜剧效果。
三、演员名气不大但演技很有保障
1985年版《铁道游击队》的拍摄方是上海电影制片厂,在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上海电影制片厂和长春电影制片厂都是我国著名的影视重镇,旗下的演员不论是大明星还是小龙套其演技都是非常有保障的。
有意思的是,1985年电视剧《铁道游击队》和同时期拍摄的电影《血战台儿庄》里都有大量的上影厂演员加盟,那是因为虽然在地理上山东和上海是一个华北一个江南,但在政治版图上,山东和上海一样都属于华东地区,所以山东的很多演员在历史上都喜欢去上海发展,而山东一些知名影视剧也都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或者提供支持。
1956版电影《铁道游击队》可谓是群星云集,秦怡、冯喆、仲星火等人都是我国电影史上的巨星。而在1985年电视剧《铁道游击队》中,上影厂则启用了一些演技大于名气的实力派演员,笔者举几个例子。
饰演大队长刘洪的张甲田,他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的主要演员,还曾在《三国演义》中饰演典韦。他饰演的刘洪原型是铁道游击队两任大队长洪振海和刘金山,张甲田的刘洪兼具了洪振海的侠义风范和刘金山的英雄善战。2005年版电视剧《铁道游击队》中饰演刘洪的赵恒煊明显也参考了他的形象。
饰演小坡的薛国平,他是一个非常熟脸的演员,曾在很多上影厂的影视剧中担任配角,其演技是值得肯定的。
饰演王强的王国强,他参演的其他影视剧不多,但笔者肯定的一点是,他饰演的王强是所有版本中最像枣庄人的一个了。
饰演鲁汉的这位叫李兰发,你一定会觉得脸熟,央视版《水浒传》里的郑屠,他在1985版剧中牺牲的那个镜头成为彼时孩子们争相模仿的桥段:“小日本,来吧!”
饰演林忠的毕远晋你也会觉得脸熟,央视版《水浒传》里卢俊义的管家李固。
其他还有如剧中饰演冯老头的杨宝河,他是著名的大龙套和老戏骨,在《三国演义》中曾出演于吉,《阿Q正传》里饰演咸亨酒店掌柜的。
相对来说,笔者认为所有版本影视剧中的芳林嫂都太过于漂亮了,秦怡身上有一些女明星气质,史兰芽则更像北京大户人家嫁到枣庄的媳妇,1985年剧中的牛娜也缺少了一些乡土气息。
此外,笔者也认为,如果2005年赵恒煊史兰芽版《铁道游击队》里没有那些神剧成分的话,也是相当不错的一版了,可惜。
而上海电影制片厂对于《铁道游击队》的贡献还有一处,那就是创造了两首经典歌曲,一首来自于1956年电影版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这歌都快成枣庄市市歌了。在1985版《铁道游击队》中片头曲《微山湖》也是一首脍炙人口旋律优美又很有地方特色的歌曲。
最后,也谨以此文纪念笔者的爷爷,他曾在铁道游击队中担任内线情报员。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千千择校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qzexiao.com/tsjy/17760.html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点到了我的心 banget! 确实,《铁道游击队》里的演员塑造得太好了啊,特别是赵朴初那个角色,看着就是那种为了人民不畏凶险的英雄形象!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也是觉得85版最贴近历史了,其他的版本总觉得有些虚假,太夸张了。这部电影拍得真切、细腻,让人沉浸在抗战年代里。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忘了还有音乐这部分,《铁道游击队》的主题曲和配乐也是一绝啊!简直就是教科书级的水平,每次听到就热血沸腾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个人还是更喜欢老电影这类作品,剧情紧凑画面质感强,演员演技真扎实…现在的很多改编版感觉像敷衍了事。而且85这版本,情节都比较贴近真实历史事件。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认同作者的观点,这部经典影片不仅有优秀的剧本和表演,更重要的是它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英雄精神!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我也看过很多不同版本的《铁道游击队》,但我承认85版确实拍得最棒了。画面、音乐、剧情都非常出色,让人印象深刻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铁道游击队的主题很不错,就是把游击战打出来的英雄精神表现出来,85版的确实演得好!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文章就感叹时光流逝啊,那时候的电影真是经典传世! 现在想重温这部影片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也比较喜欢比较新版本的《铁道游击队》,感觉更符合现在的审美需求,剧情也更加精彩!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个人觉得85年的那版本有些过于年代感,节奏慢了一些,现在的小年轻可能看不太进去。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评价一部电影是主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版本。比如我就是倾向于20几年的版本,我觉得那个版本的拍摄更精美,人物塑造也很到位.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文章提到了85版《铁道游击队》的优势,但我觉得每个版本都有自己的魅力所在,毕竟历史的主题也很多面可以去呈现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评论区,我突然想起了老爸经常在我小的时候讲抗战的故事,当时我也觉得铁道游击队的剧情很有吸引力。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85年那版本的《铁道游击队》确实经典,而且它影响了很多后来拍的类似题材的影片,这种传承意义真的很重要!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是觉得这部电影最重要的是它能让我们记住那些为了国家、人民不惧牺牲的英雄人物。不论是哪个版本,都是对历史的一种纪念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85版《铁道游击队》之所以好,是因为它是以史实为基础,又加入了艺术化的创作手法,这样更能打动观众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很少有电影能像85版那样拍出这么真实的氛围和感人的剧情,这部影片真是宝藏!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每个版本的《铁道游击队》都能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它们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分析文章写的真不错啊,让我又对这部经典影片产生了更多的兴趣!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