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离子反应课程第一课时教学大纲
大家好,高中化学离子反应课程第一课时教学大纲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高中化学离子反应课程第一课时教学大纲和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1、教材分析
1.《离子反应》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必修课(一)》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内容。《离子反应》是一个重要的化学术语。它在中学基本概念的基础理论知识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中学化学教材,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2.在中学化学中,你需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其中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新课程标准》 明确要求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测试方法。由于学生刚刚进入高一,对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还不丰富,也没有学习过电解理论。因此,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将这一部分分为两课。第一课讲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第二课讲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3. 好好学习本节,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不仅巩固了之前所学的电离的初步知识,也为后续元素化合物和电解质溶液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正确、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历年来高考中比较流行的考试。
二。学术分析
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并能区分哪些物质是电解质,哪些物质是非电解质; 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并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并能写出电离方程;
了解离子守恒,能够利用离子守恒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电解质的含义,了解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初步学会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和发生的反应。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归纳,学会探索和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反应和反应事实,学生可以了解如何研究事物。个人带来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一般思维方法和经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通过观察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四。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以及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的写法。
教学难点:电离方程的写法
五。教学分析
1、情景刺激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在意境中积极探索科学的奥秘。
2、探索归纳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索、讨论、归纳,最终掌握离子方程的书写方法。
六。学习指导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本质是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因此,在本次教学环节中,我积极响应了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学方式。我在学习方法设计中采用了问题探究和交流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习惯。
七。教学过程
【黑板】第二节离子反应(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简介】通过为什么生活中手湿了就不能接触电器,介绍了电解质的概念。让学生思考、讨论、总结。然后老师带领学生介绍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板书】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归纳】分析引出电解质的概念。
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化合物。并举例说明常见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实践]
1、金属铜、碳棒、NaCl溶液、NaOH溶液都可以导电。它们是电解质吗?
不,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
2. 蔗糖溶液和氧气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对吗?
不,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
【归纳】根据以上答案,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一定都是化合物!
元素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SO2、SO3、CO2、NH3溶于水并导电。它们是电解质吗?
它们不是电解质,因为导电的物质本质上是它们与水反应后的物质。
【感应】电解质必须电离物质本身才能导电!
[提问]为什么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导电?
[讨论]以氯化钠水溶液为例研究原因
【结论】氯化钠溶于水后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在通电的情况下,这些离子向一个方向移动,因此可以导电。
【黑板】2.电离和电离方程
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过程。
电离方程:使用化学公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离过程的化学方程。
【简介】我们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需要平衡,那么书写电离方程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黑板]书写电离方程时应注意的问题
[就职]
1、在式子左边写出化学式,系数为1,在式子右边写出离子符号。
2、电离过程中产生的原子团在电离过程中不能拆解,必须整体写入。
3. 两大守恒定律:原子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练习】1.请写出NaHCO3和NaHSO4的电离方程
2. 写出H2SO4、HCl、HNO3、Ba(OH)2、NaOH、KOH、NaCl、K2CO3、NH4Cl、Al2(SO4)3 的电离方程。
[探索]这些电离方程的规则是什么?
【板书】3.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酸:电离过程中产生的所有阳离子均为H+ 的化合物。
碱:电离过程中产生的所有阴离子都是OH- 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产生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阴离子的任何化合物
【练习】1.下列物质中,哪一种是电解质(C)
铁水液氯Na2SO4 H2O SO2NaCl溶液
A. B. C. D. 全部
2、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电解质是(B)
A. 铜丝B. 熔融MgCl2
C. 氯化钠溶液D. 蔗糖
3. 请写出下列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并按酸、碱、盐分类。
八。黑板设计
离子反应
第1 课水溶液中酸、碱和盐的电离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化合物。
2. 电离和电离方程
1、电离:指电解质处于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产生自由移动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过程。
2、电离方程: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离过程的化学方程。
3.水溶液中酸碱盐的电离
酸:电离过程中产生的所有阳离子均为H+ 的化合物。
碱:电离过程中产生的所有阴离子都是OH- 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产生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阴离子的任何化合物
九。教学反思
教师教是为了学生学,学生学是为了从“学”走向“会学”。本班的教学安排完全以学生为中心,满足一年级学生探索、发现的需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很好地融入课堂。整个过程中,教师发挥引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由于教学内容紧凑,更要注重时间管理。探究过程中,要充分“想学生所想”,做好充分准备。
相关问答
答: 你想要了解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吗?从《离子反应》开始学习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门课会教你化合物的组成、离子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反应规律,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相信你通过系统的学习一定会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58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是很多同学的必修课,它将帮助你理解化学现象背后的机制。如果你想在未来的科学研究中更深入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或想要更好地备考科学竞赛,这个课程对你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157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的第一课时主要讲解了离子反应的概念以及在水中进行的常见离子反应。老师会介绍离子的构成、反应物的类型和产物的变化等知识点,并用具体的例子阐明不同离子反应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107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除了基本概念的学习之外,《离子反应》的第一课时还强调了实验观察的重要性。同学们可以通过实验证验来感受化学反应的变化过程,更好地理解离子反应的原理。同时,老师也会引导大家思考如何根据反应式预测产物以及反应的趋势方向。
227 人赞同了该回答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千千择校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qzexiao.com/tsjy/20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