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特殊教育

新乡:探寻《汲冢书》与《竹书纪年》的历史足迹

目前,关于《汲冢书》的疑似出土地点,有七八种说法,包括卫辉市孙兴村乡娘娘庙村、辉县市西南展城镇大良中村等。

至于冀中墓的主人是谁?也有不同的意见。晋代姬郡,在今卫辉城西南,战国时为魏国封地。据《晋书·武帝纪》 《律历志》、荀虚《穆天子传序》、魏恒《四体书势》可知,魏襄王为墓主。王殷《晋书束皙传》认为墓主应为魏安历王。

郭学智

2020年1月10日,针对上述敏感困惑及相关问题,由关帝庙历史文化街、新乡读者论坛、新乡新华书店联合举办的“国学大讲堂”召开了《竹书纪年》研讨会,新乡民俗文化学者郭学智作主旨演讲。原文如下:

1、“武陵山标战国墓”的主人是信陵君。

信陵君(魏公子魏无忌饰)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大诸侯之一。战国后期魏王安历王的弟弟。他以彬彬有礼的下士而闻名,旗下拥有三千追随者。他两次率军击败秦国的进攻,在诸侯中名声大振。信陵君不仅是当时最杰出的军事家,也是当时魏国文化界的领袖。

我的结论的依据是郭宝军老师的考古发掘报告。主要内容为:

1、新乡南水北调附近有7座战国魏代高级墓葬(自西向东,分别隶属辉县市、丰泉区、卫辉市)城市)。辉县市赵谷一处,辉县市一处。县东古围村3处,湛江屯、泸沽各1处,凤泉区武岭村与卫辉市山标村之间1处。其中,前六座均为大型汉形墓葬,应为帝王陵墓;武陵、山标尖等大型墓葬均为深竖井墓葬。这些墓葬的墓葬样式与帝王墓葬不同,但从随葬品的规格来看,规格极高。高,甚至比君主还高,墓主应该是地位仅次于君主的高级官员(魏国的王子)。惠王东迁以来,魏国的贵族成员(国王、诸侯)中,只有信陵君(魏国的太子魏无忌)能与他的地位相媲美。

2、主持发掘的郭保俊老师根据墓中出土文物判断,这座魏国贵族墓葬为战国中后期(约公元前350年至公元前220年)墓葬。 )。

3、根据墓中出土的“衣钩”等文物,郭宝俊老师可以判断,这座墓的具体埋葬年代在公元前300年至公元前240年之间。信陵君生活在这一时期。《史记》载信令君卒于魏安历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43年),生年不详。

公元前302年以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中就出现了佩戴物品“衣钩”。从此,它逐渐在中原地区流行起来,人们以佩戴带钩为荣。

4、这座大墓是一座无墓的立墓(汉式双甬道墓,规格低于君主级别)。从规格上看,它不属于君主陵墓。但从陪葬品来看,这座墓的水准极高(仅次于或相当于君主的标准,有些珍贵的陪葬品甚至在君主的墓中都没有发现)。说明这座坟墓的主人虽然不是君主,但他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战国后期的历代魏国君主。这样的人,魏国只有一个,就是信陵君。

5、该墓中出土了五件鼎,可见该墓的主人是一位清医生(公子)。这个身份与信陵君在魏国的身份是一致的。信陵君是魏安历王的弟弟,战国时期著名的四王子之一。

6、该墓出土的一对“水陆攻纹”是罕见的青铜珍品。我国迄今出土的数千件青铜器中,带有人类活动图案的此类青铜器仅有四件。出土于中原地区,这是唯一的一件。此剑外壁雕刻的水战、陆战图案,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该墓中此类器物的发现,说明该墓主人在当时的军事活动中立下了独特的功绩,是战国后期魏国最杰出的军事家。信陵君是这一时期魏国乃至战国七杰中最杰出的军事家。这东西只能分配给最优秀的军事家(连国王都没有这个资格)。此墓中藏有此物,证明此墓的主人必定是信陵君。

7、如今的凤泉区武陵村,出自信陵君墓守墓人五家族。《史记·魏公子列传》 : 高祖年轻时,曾听说过贤师。他一登基,每次过梁,总要拜少爷。高祖十二年,攻打归来,刺布,为少主立墓五座,每年四时祭祀少主。因此,“武陵村”的正确解释应该是“五户寿陵(墓)村”。武陵村始建于公元前193年之前,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新乡最大的村庄,也是已知最古老的村庄。

以上论点均以郭宝军老师的考古发掘报告为依据。连郭保俊老师都说这座墓“应该是信陵君墓,是魏国公的一级墓”。

2、信灵君为《汲冢书·竹书纪年》的唯一作者:信灵君为《汲冢书》的著作权人,作者为其弟子。

《汲冢书》 简介:西晋武帝时期,济郡(今河南新乡卫辉)一座战国墓中发现并出土了一批古简,包括《竹书纪年》。

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二年,季郡人(读音“符彪”)盗取魏襄王墓,得数十件。的竹书车。全部用蝌蚪文书写,称为“冀中古文”。经整理,有《竹书纪年》十三章,因最初写在竹简上而得名。记述了夏、商、西周、春秋时期晋国和战国时期魏国的历史事件。它们与传统记录不同并且可以更正。记载了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

这些竹简是季军人傅彪在盗掘当地一座魏古墓时发现的。据说,这批竹简的数量相当大,在运输过程中被装上了数十辆卡车。简单的文字都是用“蝌蚪文”(即战国时期的古文字)书写的,难以辨认和阅读。经过晋代学者荀勖、叔熙等人多年的解读、编纂,最终成文的先秦古籍约有十种,共七十五篇。这些古籍统称为《史记》,或《汲冢书》、《竹书》等。但原始文献《汲冢古文》早已失传。

历代志《汲冢书》十三章(《纪年》十二卷)。由于最初是写在竹简上的,所以也被后人称为《隋书·经籍志》。本书以三代帝王的年表,先记夏、商、西周的事迹;然后用晋朝的年表来记录春秋时期的事件;最后用魏国的年表记录战国时期的事件,结束于“现王”二十年。是《竹书纪年》册中最重要、学术价值最高的古籍。金代《汲冢书》编撰本。宋元时期已失传。现存版本较多,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资料。

《纪年》的作者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魏国史家”。

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甚至官员家族)都有专职史官。他们的主要职责是记录当时国王(官员)的言行和当时国家(家庭)的重大事件,即当时所发生的事情。事件的记录不涉及过去。每个国王都有自己专门的历史学家。只有这些人才能被称为“历史学家”。《汲冢书·竹书纪年》的内容是历史学家职责之外的书面作品,其性质相当于当今文学爱好者(工作者)、文学作品作者和其他民间人士的书面作品。《汲冢书》 不属于当时史家的职责范围,当时甚至不被视为史书。其内容完全是对过去或历代事实的记录,并不涉及当朝(民间惯例的“当朝”)。 “历史”是禁忌,他的罪行应该受到惩罚)。但《竹书纪年》客观上创造了一门被后人称为“历史”的学科。公元280年左右,历史出土后,历史成为从经典中独立出来的理论。

因此,《竹书纪年》的作者不是魏史家,而是其他人。由于战国时期文化不够普及,有文字能力的人比较稀少,大多集中在富裕的贵族家庭。在魏国,除君主专职史官外,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应该集中在信陵君的门下(据记载,从《汲冢书·竹书纪年》年,信陵君曾养育士三千人)。信陵君是当时魏国最著名的文化领袖。他有地位、有才华、有财富、有兴趣、有能力。《史记·魏公子列传》 这样的大型文学作品只有信陵君的弟子才能写出来。而且战国四皇子都有养士、着书的爱好和经历。所以,《汲冢书》的作者只能是信陵君的弟子。新灵君是《竹书纪年》的主要作者。

吕不韦,比信陵君稍晚,也是一个太子(秦国)。吕不韦曾带头撰写《竹书纪年》。这个例子也可以从侧面证明信陵君领导的著作《吕氏春秋》。

作为《汲冢书》的一部分,《汲冢书》于公元前243年去世时与信陵君合葬于此墓中。由于《竹书纪年》写在竹简上,且体积庞大,无法与墓主人一起埋葬在狭窄的墓室(面积约4*4平方米)、地下深11米的地方。只能埋在坟墓上方。靠近地面的浅层(该墓附近的浅层还发现了车马坑,应该也是与该墓中竹简类似的附属陪葬品)。

《汲冢书》 《竹书纪年》开创的“后人治过史”的做法也成为后人效仿的典范。010—30000年以来的史书,都是后人所著述的前朝历史,史家并不涉及当朝的历史事件。

3、信陵君墓出土《晋书》

“县城西”战国墓葬出土《竹书纪年》件。 “武陵、单标间墓”最接近“县西”这一说法。

《竹书纪年》是《竹书纪年》的一部分,《汲冢书》是新乡战国时期魏贵族墓葬中出土的一部编年史式的通史(辉县市、丰泉区、卫辉市均属现辖区)。新乡市)。它是中华文明五千年中唯一一部有年代资料支持的通史书,也是迄今为止最早的通史书。《竹书纪年》 共十三章,记述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历史,按年份整理。周平王东迁后,以晋代为年号。三大家族分晋后,沿用魏朝纪年,一直到魏襄王二十年。现有的《竹书纪年》分为“古版”和“现代版”两个系统。 “古本”是藏品的失传版本。其编年史始于夏朝,结束于公元前299年。没有固定的格式。 《晋本》编年史始于黄帝,止于魏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99年)。具有比较完整的风格。

《竹书纪年》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事实,无可争议。但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的历史因素,它的传播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未解之谜。如:版本、内容、作者、产地、墓主等争议。仅就发掘地点的争议,新乡市就有近十种意见。除了上面提到的七座高级陵墓外,还有皇后庙、大梁墓等,众说纷纭。各种说法都有其依据,但都没有充分必要条件令人信服。

西晋卢无忌于公元280年所立的碑《齐太公望表》,是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唯一记载《竹书纪年》相关内容的可信史料(此碑已不复存在,但其拓片仍存于新乡市平原博物馆现有拓片展出)。其载:“太康二年,县西有墓被盗,《竹策》书(即《竹书纪年》)被盗。收书年年八十六岁。”秦朝焚书之前。”西晋蓟县县城在今蓟城村。 “武陵、单标尖墓”位于姬城村北五里处,向西45的斜坡上(这里的海拔比姬城村高10米左右)。该位置与《齐太公望表》中所述的“县城以西”一致该位置与“偏于县城以西”的方向一致,是所有疑似中最接近“县城以西”表述的位置地点。

该墓出土的《水陆攻纹》是一本兵书,与《汲冢书》部分兵书一起构成《魏公子兵法》。《竹书纪年》作为《汲冢书》的一部分与“水陆攻纹镜”等其他随葬品一起埋葬在该墓中。

“武陵山标尖墓”出土的“水陆攻纹镜”是该墓出土的最具历史文化价值的青铜器。它巨大,顶部直径达54厘米。这是一对两个相同大小的。也是非常稀有和珍贵的。国内外出土的数千件中国青铜器中仅有四件,而且是中原地区唯一的一件。一件(一对)。这说明这种带有攻击性图案的青铜器并没有受到君主等人物的广泛喜爱,或者说即使是君主也没有资格享受这种陪葬品。只有少数对军事有特殊兴趣或在军事上有特殊成就的贵族才能作为随葬品陪葬。信陵君是当时魏国贵族中唯一有这样标准的人。该墓出土的《水陆攻纹镜》也证明了信陵君就是这座战国墓的主人。

《水陆攻法》也是一本军事手册。水陆攻格局是战争题材,表现两军步兵战、攻城战和水战三个方面。画面中的人物都是平行排列的,没有深度,但人物之间的关系却很清晰。每组人物的活动都有高潮,并且注重环境的设置,这说明当时的绘画技巧虽然还处于比较不成熟的阶段,但在反映气氛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表现力。激烈的斗争和人物的动态。

它可能不是墓主人直接制作的。该书很可能是战国后期(公元前247年左右)各国诸侯献给魏信陵君的军事书籍之一。类似的军事书籍还有竹简形式的《汲冢书》 《缴书》 《易经》等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司马迁所说的《魏公子兵法》。兵书的上述内容连同《汲冢书》,随着公元前243年信陵君的去世而被埋入地下。不同的是,“水陆攻纹镜”作为青铜器,埋在地下十一米的墓穴中,而竹简则埋在墓穴上方接近地面的浅层中。大约九十年后,司马迁只闻其名而未见其书,并说《魏公子兵法》已失传。不要与汉十三王之一的刘去季和曹操的校尉莫进相混淆,他们只是发现了躺在地表浅层的竹简并将其遗弃了。公元280年左右,政府收集竹简时,《水陆攻纹镜》并没有与竹简一起出土。直到1935年被考古学家公开发掘后才被揭晓(此物解放前收藏于台北)。

4、“当王晚年二十年”和“藏书之年”分析:

“本王末年二十年”是《竹书纪年》的最后一句,是该书的结论; “藏书年份”是陆无忌根据“今王末年二十年”推演的年份。

《齐太公望表》的作者陆无忌,以“今王末年二十年”为依据,推论“收书年份为先秦八十六岁”。把书烧了。”一词便成了“藏书年”。这种差异导致后世被笼罩在《竹书纪年》之间。这就是过去许多谜团的根源。卢氏之说误导后人一千七百多年,历史学家至今仍对此感到困惑。

《冀中书》内容复杂。它不是一个人一次写出来的,很多都是从别人的作品中收集来的。但其中的《竹書纪年》是信陵君亲自担任“主编”的主导作品。而且,其成书的截止年份,就是陆无忌在《齐太公望表》中所说的“秦祯八十六岁(公元前299年)收书之年”。鲁无极是以《竹书纪年》为基础的。他在最后一句“本王死后二十年”中做出了这一判断,但他却将“成书之年”歪曲为“成书之年”。后人以此为定论,导致一系列谜团的出现(所有学者都将《竹书纪年》号墓葬的主人集中在某位魏王身上,而当时的魏王无一在位。十年前被埋葬)。目前仍有不同意见,决定尚未定论。

毫无疑问,公元前299年应该被视为“经书终结之年”。主编辛灵均决定以今年为“结书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今年应该是信陵君出生的年份。《竹书纪年》 从作者已知的远古时代开始,到作者来到这个世界时结束。信陵君的这一做法,开创了“后人书写历代历史”的做法。也就是说,这个王朝的人不写这个王朝的历史,这个王朝(人)的事迹留给后人去评论。这个理论也解决了信陵君的诞生之谜(信陵君的诞生年份也是历史上没有确凿答案的未解之谜之一)。

由此看来,信陵君生于公元前299年,卒于公元前243年,享年56岁。包括《竹书纪年》 《魏公子兵法》等,《汲冢书》也于公元前243年与信陵君一起埋在地下。 “藏书年”应该是秦国焚书之前的三十年。

陆地和水上攻击模式

当然,山标战国墓地的墓主和出土的《汲冢书》的土地毕竟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历史之谜,它们还需要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和验证,也需要物证来证实。

用户评论

淡写薰衣草的香

新乡真是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尤其和《汲冢书》、《竹书纪年》有这么紧密的联系。读了这篇文章,感觉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oО清风挽发oО

《汲冢书》和《竹书纪年》真是一段段历史的见证,新乡的文化氛围也让人向往。下次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去感受一下。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所谓

新乡有这么多历史古迹,真是太幸运了!《汲冢书》和《竹书纪年》不仅是中国的宝贵遗产,也是全人类的财富。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千城暮雪

《汲冢书》的故事真的很吸引人,读了这篇文章,对新乡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希望当地政府能更好地保护这些文化遗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识爱人心

新乡真是个值得一探的地方,尤其是《汲冢书》的出土,让这里变得更加神秘。文章写得真好,勾起了我的旅行欲望。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泪湿青衫

新乡的文化底蕴真是深厚,读了这篇文章,感觉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汲冢书》和《竹书纪年》是那么珍贵的文物。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闷骚闷出味道了

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新乡的文化遗产真是让人感动。《汲冢书》和《竹书纪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值得我们深入了解。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灼痛

新乡的历史文化魅力无穷,《汲冢书》和《竹书纪年》的故事让人心生敬畏。作者真是文笔了得,读完意犹未尽。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巴黎铁塔

新乡真是个神秘的地方,尤其是《汲冢书》和《竹书纪年》的传说,让人浮想联翩。这篇文章写得太精彩了,值得反复阅读。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家的爱豆是怪比i

《汲冢书》和《竹书纪年》的历史背景真是令人着迷,新乡的文化氛围也让人向往。希望未来能有机会亲自去体验一下。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与清晨阳光

新乡的文化遗产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汲冢书》和《竹书纪年》的故事让人深感历史的厚重。文章写得很棒,读起来特别过瘾。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默默的爱

《汲冢书》和《竹书纪年》不仅是中国历史的瑰宝,也是新乡的骄傲。这篇文章写得真好,让人对新乡充满了向往。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此我爱的人都像你

新乡的历史文化底蕴真是太丰富了,《汲冢书》和《竹书纪年》的故事让人心驰神往。作者的文笔真是一流,读起来特别顺畅。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南初

读了这篇文章,对新乡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汲冢书》和《竹书纪年》不仅仅是文物,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十言i

新乡真是个充满历史感的地方,尤其是《汲冢书》和《竹书纪年》的出土,让这里变得更加引人入胜。文章写得太美了,让人流连忘返。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在我面前犯贱

新乡的文化遗产真是令人震撼,《汲冢书》和《竹书纪年》的故事让人深感历史的魔力。这篇文章写得很到位,值得推荐给更多人。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怪咖

《汲冢书》和《竹书纪年》的故事真是太精彩了,新乡的文化氛围也让人向往。作者的文笔真是一绝,读完意犹未尽。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拉扯

新乡的历史文化让人赞叹,《汲冢书》和《竹书纪年》的出土更是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无尽的光辉。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让人回味无穷。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易動情也是罪名

这篇文章真是一篇佳作,对新乡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汲冢书》和《竹书纪年》的故事让人铭记于心。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鹿叹

新乡的文化底蕴真是深厚,读了这篇文章,感觉《汲冢书》和《竹书纪年》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希望未来能有机会亲自去感受一下。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千千择校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qzexiao.com/tsjy/2262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