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自然地理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套含答案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综合自然地理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套含答案,以及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A. 观测点地理位置
C.土壤,包括机械成分、各层厚度、颜色、成分、结构、湿度、新生物等。
D.在动物界,只记录了大型哺乳动物的足迹和粪便,排除了其余的。
正确答案:D
(2)自然地带划分的关键是()。
A.利用平康地基大气候条件与区域内隐土进行相关性分析
B.利用平康地面大气候条件与区内植被进行相关性分析
C、利用平康地面大气候条件与平康地面植被、土壤进行相关性分析
D、利用平康地面大气候条件、区域隐伏土壤、平康地面植被进行相关性分析。
正确答案:C
(3)解决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对立关系,促进二者的统一,关键在于()
A、提高人口素质
B、维护环境
C. 克服人类发展需求的主观性
D. 人类发展需求的主观性
正确答案:C
(4)GIS硬件系统主要由哪四个部分组成( )。
A.数据输入、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分析与处理、用户界面模块
B.计算机主机、数据输入设备、数据存储设备和数据输出设备
C. 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库管理、遥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
D.计算机主机、数据输入设备、数据存储设备和数据分析处理
正确答案:B
(5)人类活动加剧了表面固体物质的机械移位,其直接后果是()。
A.地表水平衡被破坏
B.改变了生物世界的平衡
C.改变表面形貌
D.加速化学元素的迁移
正确答案:C
(6) 自然地理系统的连接部分是()
A、水分
B、气氛
C. 复合岩石地形
身体
D、土壤
正确答案:A
(7)()是垂直带形成的直接原因。
A. 山区气候条件
B. 纬度区域规则
C. 经度带规则
D. 构造隆起和山体地形
正确答案:D
(8)核心物种的消失和边缘物种的增加是干扰()
A. 景观破碎化阶段
B. 功能衰退
阶段
C. 余额损失阶段
D、困难
恢复阶段
正确答案:A
(9) 斑块的形状可用()计算。
A. 菌斑指数
B. 斑块面积比
C. 分形维数
D.相关外接圆
正确答案:A
(10)下列不属于土地生态区划原则的是( )
A. 土地生态结构一致性原则
B. 土地生态规划一致性原则
C.土地生态建设模式的一致性原则
四、土地生态建设区划等级统一原则
正确答案:B
(11)某地单位面积可能的最大生产力必须考虑多少度?
() 的太阳总辐射量
A、15
B、11
C.10
直径20
正确答案:C
(12)下列不属于土地生态系统分类指标体系的是( )。
A. 采用人力利用率水平
B. 使用侵蚀强度
C. 使用人群分布
D.选择生态地形指标
正确答案:C
(13)()是生态系统研究的基础,其分析是生态规划的必要准备。
A. 分区单位
B. 类型单位
C、分类单位
D、空间单位
正确答案:D
(14)干扰会造成稳定性损害,但地球表面有能力阻止干扰的发生。
传播的本质,我们称之为地球表面()
A、稳定性
B、安全
C、进化
D、结构性
正确答案:B
(15)垂直分带和纬度分带有一些相似之处,因为两者的直接原因都是()中差异引起的植被、土壤和自然地理综合体的变化。
A. 陆地和海洋的区别
B. 太阳辐射
C.水热对比关系
D. 土壤形成过程
正确答案:C
(16) 关于东西方人的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农业文明诞生之前,欧洲人主要是草食性的,而东亚人则通过狩猎获取食物。
B、东西方人生理特征的差异主要形成于前农业文明时期。
C、东方人的进化方向是逐渐缩小两眼之间的距离,以利于准确定位,而西方人的进化方向是开阔视野。
D.东方人在力量和速度上有所提高,而西方人在灵活性上逐渐进化。
正确答案:B
(17)土壤中的无机元素或有机元素通过植物、草、动物、食肉动物传递。
或者说人类的这个过程是()
A. 大气输送
B、水分迁移
C. 生物迁移
转移
D、化学迁移
正确答案:C
(十八)按具体生产用途划分土地适宜性和生产潜力的分类
评价为()
A. 土地结构
B、景观
C、土地
评价
D. 土地分类
正确答案:C
(19) 分水岭面一般为()
A. 剩余情况
B. 水资源状况
C、在水中
情况
D.水下情况
正确答案:A
(20)大雨导致系统内残留过多水,超过系统最大耐受极限。
程度,造成损害,我们称之为()
A、饲料不足
B、阻塞
C.喂料过多
D、泄漏
正确答案:C
(21)()是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对扰动最敏感的因素,也是人与自然合作水平和谐的标志。
A.气候
B. 植被类型
C. 径流量
D、土壤
正确答案:B
(22) 大气加热的唯一热源是()
A. 太阳辐射
B. 地面辐射
C、气氛
反向辐射
D.地球的内能
正确答案:A
(23)下列关于感染指数的描述错误的是()
B.主要用来描述斑块聚集程度
C. 其最小可能熵值与最大可能熵值之差
D.表示网格的聚类程度
正确答案:C
(24)人类社会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的基本条件是()
A、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活动必须立足于整体自然环境。
B. 人类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的容量相适应
C.人类的开发利用活动必须符合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
D、各地区人类决定的经济结构必须与自然环境和资源结构总体一致。
正确答案:B
(25)下列关于自然区域和自然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自然区域是一个大的自然区域的一部分,在水文联系方面具有独特的特征。
B. 两者都是非区域单位
C. 两者实际上是一体的,没有区别
D. 两者都包括山脉和平原
正确答案:C
(26)我国综合自然区划中,自然分区的划分主要依据()。
A. 区域气候差异
B. 植被变化
C. 水和热对比的差异
D. 土壤亚型的变化
正确答案:D
(27)下列哪项不属于土地生态系统分类应遵循的原则( )
A. 区域原则
B. 主导因素原则
C、标准化原则
D、科学实用原则
正确答案:A
(28) 从表面上看,引起水循环条件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
A. 人工降雨
B、人工灌溉
C. 修建水库
D. 森林砍伐
正确答案:B
(29) 自然地理学体系的核心是()
A、水分
B、气氛
C、有机世界
D、土壤
正确答案:C
(30) 自然地带内各区划单元的均匀性主要由( )决定。
A. 古地理分异过程
B、地球内能非地带性发育条件的共性
C.景观类型的相似性
D. 与太阳能有关的各种物理和地理过程的共性
正确答案:D
(三十一)进行土地评估时,不能只考虑土地位置。该省还必须考虑土地位置。
上、下、左、右之间的相互联系体现了()
A、选址原则
B. 环境影响事前处理
评价原则
C、邻接原则
D .
经济原理
正确答案:C
(32) 下列关于海洋表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海洋表层是指海洋表面以下100m深的范围。
B.海洋绿色植物集中区
C. 海洋的基本生长部分
D.海洋动物最集中的水层
正确答案:A
(33)()是不同地理上相连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合并的结果。
A. 类型单位
B. 分区单位
C. 等级系统
D、高级单位
正确答案:B
(34)地理过程中的洪水、生物入侵和冰河时代属于()
A. 人为干扰
B. 自然干扰
C、人造的
入侵
D.自然入侵
正确答案:B
(35)在( )阶段,人类建立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制度,大大增强了改造和利用自然环境的能力。
A. 种植业出现之前的阶段
B.从原始农业到小农经济的发展阶段
C、工业化阶段
D.构建人地系统协调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C
(36)下列哪项是人为改善水平衡的方法( )。
A、挖一条运河
B、南水北调
C.通过采矿、工程建设等活动将大量矿产、土石方转移到其他地方。
D.利用修建水库、引水渠的方法改变流域水平衡
正确答案:D
(37)荒漠化、水土流失、泥石流等不稳定事件的发生视为干扰()
A. 景观破碎化阶段
B. 功能衰退
阶段
C. 余额损失阶段
D、困难
恢复阶段
正确答案:C
(38) 辐射干燥指数和净辐射值的周期性、规律性变化为:
()
A. 区域分化格局
B. 纬度区分规则
法律
C. 陆地与海洋的区分法则
D、地理
周期律
正确答案:D
(39) 下列哪项不是GIS可以处理的属性数据类型()。
A. 属性的名称和特征
B. 矢量和栅格数据
C. 属性的位置
D. 属性的空间关系
正确答案:B
(40)()可用于分析马赛克的复杂程度和斑块之间的对比度。
A. 距离计算
B. 半边距
C.感染指数
D. 纹理测量
正确答案:D
(41) 自然地理系统中过度摄食的补救措施是()
A、块
B、保存
C、供应
D、流程
正确答案:A
(42) 全球区域分异规律体现了()的对立统一。
A. 区域性和非区域性
B. 分段和子午结构
C. 纬度区域和离海距离
D. 海陆分布及热区
正确答案:D
(43)下列哪一项不是区域生态优化设计的具体标准( )。
A. 最低限度保证自然资源的恢复,特别是生物资源的再生产
B.合理有效利用能源,不污染环境
C.最卫生的自然环境
D.为人类文化的培育和发展以及自然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最佳条件
正确答案:A
(44) 自然省是不同自然区域中()的一部分,也是不同()中自然区域的一部分。
A. 自然区域
B. 自然区
C. 自然区域
D. 自然分区
正确答案:D
(45) 一个区域内各分区单元的均匀性主要由( )决定。
A. 古地理分异过程
B、地球内能非地带性发育条件的共性
C.景观类型的相似性
D. 与太阳能有关的各种物理和地理过程的共性
正确答案:B
(46)下列哪一项不是植被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显着特征( )。
A.植物具有恢复能力
B. 植物可以固定太阳能
C. 植物具有保持水和土壤的能力
D. 植物反馈不稳定造成的种群区域隔离
正确答案:C
(47) 自然的发展导致了地理环境日益复杂。
A、方向性
B. 节奏性
C. 周期性
D、周期性
正确答案:A
(48) ()是一个物理地理复合体,可能在地理上不连续且彼此分离。
A. 等级系统
B. 分区单位
C. 类型单位
D、高级单位
正确答案:C
(49) 大陆经度省域性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
A. 地带性区域分异因素
B. 衍生的区域差异化因素
C. 非地带性区域分化因素
D. 局部区域差异化因素
正确答案:C
(50) 当反馈环路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发生变化时,反馈环路的连锁反应将
应该,加强这种改变,我们称之为()
A. 正反馈循环
B. 负反馈循环
C、耗散
结构
D. 地球表面的秩序
正确答案:A
(51) 海洋中蓝绿藻和豆科植物所涉及的元素循环是()
A、氧气循环
B、氮循环
C、氢气
循环
D、碳循环
正确答案:B
(52)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或者人为干扰时,自然地理环境状态发生变化。
它不会改变太多,或者改变后会自我调整,逐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我
我们称之为地理环境()
A. 整体性
B. 发展性
C、稳定性
D、秩序
正确答案:C
(53)春夏秋冬的变化属于自然地理系统()
A. 空间结构
B、时间结构
C、垂直
结构
D、卧式结构
正确答案:B
(54) 丰富性是()。
A. 指构成空间马赛克的斑块数量。
B. 为研究区域内不同属性的斑块数量
C. 是所有马赛克或每种土地利用类型或植被类型的累积值
D. 是研究区域内每种土地覆盖类型或植被类型的比例
正确答案:B
(55) 在现代地理过程中,主要的干扰因素是()
A. 自然干扰
B. 全球变化
C、人类
干涉
D、污染
正确答案:C
(56) 我们把地球表面结构和功能的产生和消亡的变化称为
地理系统()
A. 一致的流程
B. 综合流程
C.平衡
过程
D、进化过程
正确答案:B
A、太阳能
B. 地球内能
C、潮汐能
D. 地球地转偏转力
正确答案:A
(58) 起到“快速泄流”作用的自然地理系统功能是()
A.供给函数
B、电阻函数
C. 处置
功能
D、保存功能
正确答案:C
(59) 具有相同产状且能表现自然地带特征的区域是( )
A.阶段
B、地点
C. 禁区
D. 自然区域
正确答案:D
(60)()是垂直带形成的基本前提。
A. 山区气候条件
B. 纬度区域规则
C. 经度带规则
D. 构造隆起和山体地形
正确答案:A
(61) 自然地理系统的活跃组成部分是()
A、水分
B、气氛
C. 复合岩石地形
身体
D、土壤
正确答案:B
(62) 产生游离氧的主要“工厂”是()
A、绿色植物
B、气氛
C、土壤
D、室外
空间
正确答案:A
(63) 无机界和有机界之间物质和能量转化的关键环节是()
A、水分
B、气氛
C. 复合岩石地形
身体
D、土壤
正确答案:D
(64) 对自然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环境是独立于人类意识的客观物质系统。
B、自然环境有其自身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
C、自然环境本身的发展变化规律是可以按照人的意志而改变的
D.自然环境是由各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自然地理成分组成的复合体。
正确答案:C
(65) 防止周围环境中的物质、能量、信息和物种流入系统
使系统不超过其最大续航极限指的是自然地理系统()
A.供给函数
B、电阻函数
C. 处置
功能
D、保存功能
正确答案:B
(66)平地耕地与林带的组合属于哪种典型的自然地理结构?
构造()
A、棋盘结构
B、卧式结构
C、交错结构
D、马赛克结构
正确答案:A
(67) 由于水分和养分的流失,山坡的上部通常是干燥贫瘠的。哪个功能因素体现了它的作用()
A、因素
B. 地位因素
C、地点
因素
D、遗传因素
正确答案:C
(68) 绿色植物可用于光合作用的光谱带是()
A、红外波段
B.可见光波段
C、绿色
光带
D. 短波段
正确答案:B
(69) 土地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联性以及生态序列中较低的土地单元之间的关系
由一定范围内的替换和一定范围内的重复出现组成的空间格局
是的()
A. 土地结构
B、景观
C、土地
评价
D. 土地分类
正确答案:A
(70) 地球表面太阳辐射收入与支出的代数和为()
A、有效辐射
B、辐射平衡
C、太阳
总辐射
D. 地面有效辐射
正确答案:B
(71)土地的最小单位是()
A.阶段
B、地点
C. 禁区
D. 自然区域
正确答案:A
(72) 由不规则分布的块状自然地理单元组成的结构类型是( )
A、棋盘结构
B、卧式结构
C、交错结构
D、马赛克结构
正确答案:D
(73) 碳、氢、氧、氮的迁移属于( )
A. 微观材料迁移
B. 宏观物质迁移
转移
C. 地质循环
D、小地质旋回
正确答案:A
(74) 在一定时期内,地球表面与其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平衡是一致的。
等是自然地理过程()
A.非平衡
B、综合
C.平衡
D、进化
正确答案:C
(75) 边界清晰的自然复合体是()
A.阶段
B、地点
C. 禁区
D. 自然区域
正确答案:C
(76)热带和垂直带属于什么样的自然地理结构()
A、棋盘结构
B、卧式结构
C、交错结构
D、马赛克结构
正确答案:B
(77) 辐射平衡表示()
A. 净支出
B、净利润
C. 收入与支出相等
D. 有效支出
正确答案:B
多项选择题:
(1)分级制单位的特点是()
A. 高级别单位是不同级别的低级别单位
状态已合并
B. 不同的较低级别
单位必须在地理上相邻
合并
C. 分类级别越高,越多
包含的低级单位越多
四、各单位
区域之间的联系是低水平的合并
高级基础
正确答案:ABCD
(2) 地球表面的演化表现在()
A. 异质性增加
B. 增加一致性
C. 加强异构部件之间的连接
D. 加强一致部分之间的联系
正确答案:AC
(3)自然地理系统的功能要素是()
A、因素
B. 地位因素
C、地点
因素
D、遗传因素
正确答案:ABCD
(4) 地球表面的完整性体现在()
A.各元素之间存在物质和能量联系
B. 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C、支持
拥有稳定的结构
D. 各个元素的同步
改变
正确答案:ABCD
(5)大气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作用()
A. 通过化学成分的循环连接系统
部分
B.作为物质能量的载体
身体
C. 作为物质的运输者
D、自从
自然地理系统等级指数
正确答案:AB
(6)我们常称地球表面为( )
A、呼吸器
B、转换器
C、存储
D、调节器
正确答案:BCD
(7)岩石地形复合体为自然地理系统提供松散物质和化学元素。
路径是()
A、风化
B. 成土作用
三、交通
影响
D、堆积效应
正确答案:ABCD
(8) 纹理分析涉及的均匀性指标为( )。
A. 角二阶差
B. 对比动量
C.感染指数
D、优势指标
正确答案:AB
(9)植物质量的测定包括()。
A. 地上现有存量
B、垃圾
C. 苗数
D. 根生物量
正确答案:ABD
(10)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综合体的自然地理学( )。
A. 整体性
B. 区域性
C. 富有成效
D、进化
正确答案:ABC
(11)划分城市用地工程地质等级一般可采用()。
A. 空间分析方法
B、指标叠加法
C.综合分析法
D. 区域比较法
正确答案:B.C.
(12)收集必要的信息后,应在室内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收集到的信息可以通过()图进行分析和初步综合。
A. 景观立体基础图
B. 植被-太阳总辐射图
C. 植被-土壤图
D. 气候-水文图
正确答案:ACD
(十三)土地类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通过以下哪一个步骤来实现。 ()
一、立足土地类型工作,开展各类土地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与改造前期研究。
B. 对农业用地类型进行分类,并按土地类型单位建立土地清单。
C.开展农用地类型质量评价
D.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制定土地利用规划
正确答案:BCD
(14) 现代自然地理学过程的特点是()
A. 复杂性
B、阶段
C、不可预见的情况
性别
D. 可预测性
正确答案:ABC
(15)区域分异规律按其形成因素和作用范围分为哪几级( )。
A. 全球规模法则
B. 大陆和海洋尺度法则
C. 区域规模规则
D. 地方规模规则
正确答案:ABCD
(16) 在元素的迁移中,容易迁移的金属元素是( )
A、钾离子
B、镁离子
C、钙离子
D、钠离子
正确答案:AD
(17) 地带单位的划分一般分为( )。
A. 自然区
B. 自然区域
C. 自然分区
D. 自然省
正确答案:ABC
(18)东西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造成的农业文明形态差异的深刻影响体现在()中。
A、东方人以米饭为主食,以蔬菜、猪肉为主食;西方人以小麦为主食,以牛肉为主食。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B、东方人以米饭为主食,以牛肉为主要副食;西方人以小麦为主食,以蔬菜、猪肉为主要副食。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C、东方人流动性大,民族观念淡薄,开拓性强;西方人流动性较小,祖国和领土观念较强。
D、东方人流动性较小,故土、领地观念较强;西方人流动性大、民族观念淡薄、开拓性强。
正确答案:AD
(19)陆地生态系统的分类原则应遵循()。
A. 区域原则
B. 主导因素原则
C、标准化原则
D、科学实用原则
正确答案:BCD
(20) 下列关于海洋表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海洋表层是指海洋表面以下100m深的范围。
B.海洋绿色植物集中区
C. 海洋的基本生长部分
D.海洋动物最集中的水层
正确答案:BCD
(21)对全球热平衡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
A. 人为热量大量释放
B. CO2浓度快速增加
C. 植被破坏
D. 大气尘埃量增加
正确答案:ABD
(22)下列关于感染指数的描述正确的是( )。
B.主要用来描述斑块聚集程度
C. 其最小可能熵值与最大可能熵值之差
D.表示网格的聚类程度
正确答案:BD
(23) 下列关于大片自然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非分区单位中的最高级别单位
B. 包括高原地区和山区
C.是广阔陆地的一部分
D.与大地形构造单元联系紧密
正确答案:ACD
(24)根据形成因素,海洋的区域分异规律可分为()。
A. 海洋的纬度地带性
B. 海洋表面自然区
C. 大洋范围内经度的省域性质
D. 海底自然区域
正确答案:BD
(25)因果关系分析包括()
A. 闭环系统
B. 因果关系关键
C. 因果循环
D. 反馈分析
正确答案:BCD
(26)下列关于平康地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地表平坦、排水良好
B.无强烈侵蚀,但有强烈堆积
C.地下水距地表较深,不影响土壤发育。
D. 土壤颗粒粗的平坦区域
正确答案:BD
(27)太阳能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
A. 自然环境完整性的能源基础
B. 确定一定的自然生产潜力
力量
C. 确定物理地理区域
D. 表面直接热源
正确答案:ABC
(28) 下列关于自然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自然区域的一部分
B.它是近代地质历史分异的产物。
C. 比自然区域具有更大的统一性
D. 地形上通常有明确的边界。
正确答案:ABCD
(29)影响区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A. 地带性区域分异因素
B. 衍生的区域差异化因素
C. 非地带性区域分化因素
D. 局部区域差异化因素
正确答案:AC
(30) 下列属于GIS软件系统的是( )。
A、电脑主机
B. 数据录入
C. 用户界面模块
D、数据存储设备
正确答案:B.C.
(31)构建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的主要途径有( )。
一、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克服人口发展盲目性
B、提高人口素质,克服人类从事生产活动、改造利用自然的盲目性。
C. 开展土地整治
D.开展地理预测和预报研究
正确答案:ABCD
(32) 以下是常见的自然干扰()
A、洪水
B. 毁林
C.地震
D、分娩
身体侵入
正确答案:ACD
(33) 现代自然地理学过程的阶段用三阶段模型表示,即()
A. 景观破碎化阶段
B. 功能衰退
阶段
C、不可恢复阶段
D.平衡
失控阶段
正确答案:ABD
(34) 地球表面通过物质流和能量流实现的内部联系包括
() A. 时间联系 B. 空间联系 C. 垂直 联系 D. 水平联系 正确答案:CD (35)自然地理系统的空间结构有() A. 垂直结构 B. 水平结构 C. 平行 结构 D. 环形结构 正确答案:ABC (36)水平结构按其形状分为() A. 棋盘式结构 B. 平行式结构 C. 交错式结构 D. 镶嵌式结构 正确答案:ABCD (37)下面属于土地的最小单位相的是() A. 陡坡 B. 山脚 C. 阶地 D. 峰顶 正确答案:ABD (38)推动元素与化学物质在水—气界面进行迁移的交换的动力有 () A. 水动力作用产生的湍流和环 流 B. 热力和风力作用产生的 环流及分子扩散 C. 水力,热 力和风力产生的环流作用 D. 平流的迁移作用 正确答案:AB A. 机械迁移 B. 物理过程 C. 化学 过程 D. 生物代谢 正确答案:ABCD (40)影响一地活动积温的作用因子有() A. 太阳辐射能 B. 经度位置 C. 海 拔高度 D. 大地构造地貌单元 正确答案:ABCD (41)造成地球表层同质性的原因() A. 人类的干扰 B. 自然的干扰 C. 本身不存在差异 D. 观测手段 的局限 正确答案:CD (42)自然地理过程是一个统一的过程表现在() A. 地貌过程 B. 土壤过程 C. 水文 过程 D. 植被演替过程 正确答案:ABCD (43)农业适宜类的划分等级有() A. 一等宜农土地 B. 二等宜农土 地 C. 三等宜农土地 D. 四等宜 农土地 正确答案:ABC (44)土地适宜类的划分是依据哪些的适宜程度和质量划分的() A. 农业 B. 林业 C. 牧业渔业 正确答案:ABC (45)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有() A. 区位原则 B. 相邻性原则 C. 经 济性原则 D. 环境影响的事前 评价原则 正确答案:ABCD (46)影响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因素() A. 土地资源能提供的粮食数量 B. 食物结构及消费水平 C. 淡 水资源 D. 能源 正确答案:ABCD (47)以下属于宏观物质迁移的有() A. 水分循环 B. 碳的循环 C. 海底扩张 D. 大陆漂移 正确答案:ACD (48)天然状态下地表景观受两个因素制约() A. 位置不同 B. 生境差异 C. 位置引起的差异加强和削弱作用 D. 生境差异的加强和削弱作用 正确答案:BD (49)现代科学研究集中的三大课题是() A. 物质 B. 循环 C. 能量 D. 信息 正确答案:ACD 判断题: (1)不论是土地单元还是限区都是由简单的不可再分的最小自然 单元合并而成。 正确答案:错 (2)垂直带不同于纬度地带规律,也不同于经度省性,而属于区域性分异规律。 正确答案:错 (3)空间种群模型是研究空间(地球表层)种群格局的重要工具。在模型中研究了边缘带、林地、河流、农田和森林的空间分布。 正确答案:错 (4)在种植业产生以前的阶段里,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为人类社会生态系统的产生创造了某些条件,属于人类社会系统发展的低级阶段。 正确答案:对 (5)干燥度,可以用全年太阳总辐射或辐射净值来表示。 正确答案:对 (6)氧是有机体生活的必要元素,是蛋白质、叶绿素、核蛋白的 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成分,是生命和肥力的元素。 正确答案:对 (7)地带性单位与非地带性单位都是不完全的综合单位。 正确答案:错 (8)食物结构及消费水平不影响土地资源承载力。 正确答案:对 (9)由于在自然带的范围内有大致相同的辐射净值及与热力条件有关的基本相同的自然地理过程,因而自然带内部的差别几乎没有。 正确答案:对 (10)图层是地图层的集合,描述很明确的区域。 正确答案:对 (11)GIS数据可以包括不同尺度的空间和时间数据。 正确答案:对 (12)一般认为根据景观结构特点合理配置绿色植被和强化其光合作用的效应是景观优化的重要标志。 正确答案:错 (13)天然水的酸碱条件对元素的迁移不存在影响。 正确答案:对 (14)同纬度的大洋与大陆相比,大洋的辐射平衡值比大陆低。 正确答案:对 (15)GPS是对表达地理特征与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数据的解释。 正确答案:对 (16)在小尺度范围内不变的物种在大尺度范围内可能是异质性的,物种的不变性与其自相似性的意义是不同的。 正确答案:错 (17)不是所有自然地带都可以划分出亚地带,许多较窄的自然地带无法划分为亚地带。 正确答案:错 (18)在地带性因素与非地带性因素的对立统一过程中,地带性因素起主导作用。 正确答案:错 (19)虽然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互不从属,但是地带性单位与非地带性单位是互相从属的。 正确答案:对 (20)具有一定传播能力的干扰能否经过由不稳定的生态类型和稳定的生态类型组成的镶嵌结构而传播,是判断生态区安全性的依据。 正确答案:错 (21)综合自然地理野外调查,最好能通过几个自然地带,以便从整体上对比不同自然地带的差异,掌握从一个自然地带到另一个自然地带的变化情况。 正确答案:错 (22)一般地说,生态区的不稳定斑块的面积比越大,生态区就越稳定。 正确答案:对 (23)土地生态系统的分类原则应遵循的原则有:区域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规范化原则 及科学实用原则。 正确答案:对 (24)MAP是根据森林系统结构和时间轴上动物种群变化和经济、生态效益的的分析做出的模型。 正确答案:对 (25)每一个纬度带内都会出现垂直带。 正确答案:对 (26)对工程建设区的自然综合体进行工程开发条件的评价,有一般性的工程评价和专门性的工程评价之分。 正确答案:错 (27)整个垂直带谱反映的是经度省性的影响,而不是纬度地带性的影响。 正确答案:对 (28)区划与分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因而两者没有着本质的差异。 正确答案:对 (29)纬度地带性是太阳能按纬度呈带状分布所引起的温度、降水、蒸发、水文、风化和成土过程、植被等呈带状分布的结果。 正确答案:错 (30)地域分异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部分及整个自然地理综合体沿地理坐标确定的方向,从低级单位合并成高级单位的现象。 正确答案:对 (31)从自然地理区划的定义可以看出,区划是划分,不是合并。 正确答案:对 (32)人类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取代天然生态系统并不都是产生有害结果。 正确答案:错 (33)由于大洋底层受太阳能的影响,所以大洋底层受地带性规律的影响。 正确答案:对 (34)遗传因子是无法用现状解释谁明的,但却可以从资料中得出 结论的自然地理因子。 正确答案:错 (35)数据获取方式很多,最简便的方法是用矢量的形式处理现存地图。 正确答案:对 (36)淡水资源和能源都是限制环境容量的因素。 正确答案:错 (37)自然地带是宽广的自然地带内部某些组成成分的量变(还不足以引起整个自然地带质变)引起的地带内部自然地理综合体的差异。 正确答案:对 (38)自然地带是把那些在平亢地上发育有与地带性气候相适应的土壤和植被,因而具有同型景观的地段联结在一起。 正确答案:错 (39)一般情况下,山地常占有边界位置,所以自然大区的界线常有明显的地势界线。 正确答案:错 (40)现代人类生产活动对地理系统功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加强和改变人地之间的各个信息交换环节来实现的。 正确答案:对 (41)从时间轴上看,地球表层在进化过程中其物质、能量的交换 是平衡的。 正确答案:对 (42)地球表层与外界环境之间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为太阳能的转化。 正确答案:错 (43)处境的基本分类除了残积处境、水上处境和水下处境,还有 平亢地处境。 正确答案:错 (44)限区是相有规律的结合体。 正确答案:错 (45)自然地理的最小单位为“限区”。 正确答案:对 (46)我们所说的地球表层的稳定只代表整个演化过程的一个阶段。 正确答案:错 (47)残积处境分布于分水岭表面,其特征是潜水面埋藏很深对于 土壤和生物的影响不显著。 正确答案:错 (48)太阳总辐射等值线的分布基本上是沿经度呈带状伸展的,这 是地理地带规律形成的能量基础。 正确答案:对 (49)自然地理系统的核心是有机界。 正确答案:错 (50)氢离子在水迁移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决定环境的酸碱条件。 正确答案:错 (51)年辐射平衡值与热量带有明显的因果联系。 正确答案:错 (52)水上处境特征是物质从侧面以流体或固体径流方式流入。 正确答案:对 (53)大气是游离氧的主要“仓库”,而绿色植物是产生游离氧的 主要“工厂” 正确答案:错 (54)供给是防止泄露的补救对策。 正确答案:对 (55)自然生产潜力是依据太阳总量辐射计算出的光合生产潜力。 正确答案:错 (56)“相”是有明显界限限定的自然综合体。 正确答案:对 (57)洋面上的辐射平衡等值线的分布比大陆上辐射平衡的等值线 更为平直,而且基本上与纬度平行,呈带状分布,在大陆上 由于下垫面的复杂,辐射平衡等值线也具有带状的特点,但 由于环境的影响,都有偏离纬线的倾向。 正确答案:错 (58)信息反馈活动是自然地理系统各种反馈环的组成的网络。 正确答案:错 (59)生物侵入属于人为干扰。 正确答案:对 (60)纬度位置实则是距海远近对大气温度的影响。 正确答案:对 (61)水分是自然地理系统的活跃的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对 (62)水分循环是微观的物质迁移。 正确答案:对 (63)阻止是进料过多的补救对策。 正确答案:错 (64)供给功能是自然地理系统的基础功能。 正确答案:错 (65)碳的循环属于生物迁移。 正确答案:对 正确答案:对 (67)适度的干扰是地球表层进化的动力。 正确答案:错 (68)陆地表面同大气通过大气湍流进行的热交换以热带雨林为最高。 正确答案:对本文由发布,不代表千千择校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qzexiao.com/tsjy/22776.html
用户评论
这个分享太棒了!刚好期末考要来了,感觉可以好好背一下这套题库预习。希望效果更好!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终于有人分享了自然地理的考试题库啊!求个同济一本的高分题库,真的快被考试绕晕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答案给的是这么简短的吗?感觉还是有点不太保险啊,还是要自己好好复习一遍比较好,毕竟这次考得好很重要。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题库太实用了!里面有些题我之前确实没看到过,多刷几遍题可以提升我的应试技巧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希望这次考试能够顺利拿高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综合自然地理的课程真的很难啊,感觉这门课理论很多,应用性太强了。不知道这套题库会不会帮我解决一些学习上的痛点。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求分享一份最新的题库,我听说今年考试范围好像比较大了,担心传统的复习方法用不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哇!太及时了,刚好正在准备期末考试呢! 可以让我再看一眼你的题目库吗?希望能给我一些启发!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套题库真的太宝贵啦!我英语水平不高,希望能有中文的答案或解析,这样我才能更好地理解题目的考点。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为什么这套题库里面没有地理现象分类和气候变化这些重点内容?感觉这个考试范围很广啊!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分享这种资源真的太棒了!我们这些忙碌的学生终于不用自己费时间去整理资料,可以更有效率地准备考试!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套题库的问题难度不太适合我,可能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更多合适的试题素材啊!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分享的人能继续分享一些地理学上的解析和理论考点,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个学科的本质。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期末考试加油吧!大家要相信自己,按照老师教导的方法认真复习,肯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求助一下,有没有人知道怎么找到相关的地理学视频课件或在线教程呢?我觉得这样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套题库真的很有用处,感觉我可以通过这些考试题目更清晰地了解我的学习薄弱环节!希望还能分享更多类型的练习题哦!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这套题库很不错,但我觉得它只是帮助我们更好地复习和提高考试成绩的一种手段。最重要的还是掌握地理学知识,并且能够对其进行分析和应用。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谢分享的人! 真心希望大家都能顺利通过期末考试!加油! ????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套题库让我对综合自然地理课程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更加了解了考试重点和方向。希望这次考试能够按计划进行,获取理想的成绩!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